急性支氣管炎是一種常見的內科疾病,中醫對于急性支氣管炎的診斷具有非常明確的說明。及時的診斷急性支氣管炎,有助于進行全面的治療護理,防止疾病向慢性轉換,進入久治不愈的惡性循環。
中醫學認為急性支氣管炎主要因為風、寒、暑、濕、燥、火六淫外邪侵襲肺衛,導致肺氣不宣,肅降失調,影響肺氣之出入,因而引起咳嗽,咳痰、氣喘。因人體素質各異及感染外邪不同,可出現風寒、風熱等不同證候,臨床所見以風寒為多,其他如吸入煙塵穢濁之氣也可犯肺致咳。若肺衛之邪不能及時袪除,又可衍變轉化,如風寒咳嗽可郁而化熱,風熱咳嗽可化燥傷津,因而臨床上就有風寒、風熱、燥熱等不同癥狀的急性支氣管炎。
現代醫學認為,在機體抵抗力低下如受寒,過度疲勞、營養不良等使全身或局部防衛機能低下時受感染、物理、化學性刺激及過敏反應(如花粉、有機粉塵、真菌孢子等吸入或對細苗蛋白質過敏)引起氣管—支氣管局部防衛機能減弱,造成黏膜充血、水腫、滲出,分泌物增多等炎癥病理變化,是診斷急性支氣管炎的關鍵依據。
急性支氣管炎的診斷標準
(1)發病急,常于上呼吸道感染后出現刺激性干咳,或有少量粘液痰,伴胸骨后不適感或鈍痛,有細菌感染時可有粘液膿性痰。支氣管痙攣時有氣喘,全身癥狀有輕度畏寒、發燒,體溫38℃左右。
(2)肺部體征陰性或兩肺呼吸音粗糙,或可聞散在的干、濕羅音。
(3)血液白細胞數大多正常,細菌感染時增高。
(4)胸部X線檢查正常,或有肺紋理增粗。
(5)病程一般為自限性,全身癥狀3~5天消退,咳嗽咯痰癥狀有時可延續2~3周才消失。
(6)應排除百日咳、肺炎、支氣管肺炎、支氣管肺癌、肺結核等。
急性支氣管炎的鑒別診斷
臨床上,有許多疾病與急性支氣管炎癥狀有相似之處,容易引起混淆,現介紹常見的幾種疾病,務必引起重視:
(1)上呼吸道感染:卡他癥狀明顯,如鼻塞、流涕、噴嚏等,咳嗽癥狀或有或無,即使咳嗽,但也較輕,全身癥狀較支氣管炎重,如發熱、周身酸痛。
(2)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急性起病,群體發病,以發熱、頭痛、乏力、全身酸痛不適等全身癥狀為主,結合流行情況以及咽部病毒分離或血清抗體的檢查,可以明確診斷。
(3) 支氣管肺炎:全身癥狀較重,發熱較高,咳嗽頻繁,咯痰較多,呼吸急促,肺部聽診有細小水泡音。
(4)百日咳、麻疹、傷寒:在發病早期,常伴急性支氣管炎,注意觀察病情變化,可逐漸出現上述各自疾病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