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疾病是人類疾病中的一種頑疾,不易治愈,容易反復發作。皮膚炎癥更是很多皮炎患者的一大心病,很多皮炎患者,渾身瘙癢,尤其是在夏天各種抓痕更容易感染。專家指出,皮炎的發病率在不斷的攀升,在我們的生活中,隨處可看見被皮炎困擾的患者,進而不能正常的生活及工作。為了更快的發現皮炎,做出及時的診斷,我們需要提前知曉下該病的日常表現,那么皮炎疾病發生時有哪些典型癥狀出現呢?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皮炎疾病發生時有哪些典型癥狀出現?
1.神經性皮炎:本病中青年多見,先有劇烈瘙癢,后有皮損;皮疹為扁平丘疹,苔蘚樣變,無滲出;皮疹多發于頸部、四肢伸側、腰氐部、腘窩、外陰;病程慢性,常反復發作。
2.異位性皮炎:成人期皮損可類似播散性神經性皮炎,但有嬰兒期濕疹史、家族遺傳過敏史、皮膚白色劃痕癥陽性等其他臨床特點。
3.特應性皮炎:最初病損多為面頰部,初起時為散發或群集的小紅丘疹或紅斑,逐漸增多,并可見小水皰、黃白色鱗屑痂皮,可有滲出、糜爛及繼發感染。瘙癢劇烈。慢性表現為干性、較大、較隆起的棕紅色丘疹和粗糙而帶皮屑的棕褐色苔癬樣變,可融合成片。經過搔抓,常有少許滲液、表皮剝脫及抓痕。
4.夏季皮炎:初起時皮損為針尖大小紅斑、丘疹,因瘙癢搔抓后可出現抓痕、血痂、皮膚肥厚及色素沉著,無糜爛及滲液,好發于成年人的四肢伸側。當氣溫下降時病情明顯好轉,并可自愈,病情與氣候明顯有關。
5.異位性皮炎有時在出生后幾個月內出現:嬰兒可出現皮膚潮紅、滲液,面部、頭皮、尿布區域、手、臂、足或腿部出現結痂的皮疹。通常在3~4歲時,皮炎消失,但常常復發。年齡稍大的兒童和成年人皮疹常出現(或復發)在一個或幾個部位,特別是在上臂、肘窩或窩。皮疹的顏色、程度和部位因人而異,但都有瘙癢。
6.脂溢性皮炎:皮疹初起為毛囊口周紅色小丘疹,漸發展融合成黃紅色斑片,上覆有油膩性鱗屑或痂皮。由于病變發生的部位不同,臨床表現略有差別。嬰兒脂溢性皮炎常于出生后1~3個月發病,前頭頂或整個頭皮可覆滿厚薄不等油膩性灰黃色或黃褐色痂屑,可累及眉區、鼻唇溝、耳后等處,微癢。一般在3~4周內痊愈,若持續不愈,常并發感染或異位性皮炎。
7.日光性皮炎:是由日光誘發的一種遲發性光變態反應性皮膚病。臨床表現為多形性皮疹可有紅斑、丘疹、水皰、糜爛、鱗屑、苔蘚樣變,常以某種皮疹為主。
8.蚊蟲叮咬型皮炎:是被蟲類叮咬,接觸其毒液或蟲體的粉毛而引起的皮炎。較為常見的害蟲有跳蚤、虱類、蠓、刺毛蟲、飛蛾、蚊、臭蟲、蜂等。會出現紅斑、丘疹、風團等癥狀,嚴重的可出現水皰或大皰,在蜇咬部位可見到瘀點或水皰。
皮炎疾病發生時有哪些典型癥狀出現?專家解釋說,皮炎是一種比較普遍的皮膚病,它的發病原因一般都有很多,所以也導致也有各種類型的,在治療上也會有差異。所以當患者出現了皮炎癥狀,首先要遠離過敏原,查清皮炎類型,才能有效的進行治療。而在專科皮膚病治療的話,在治療皮炎疾病有顯著的技術優勢,也更有保障,更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