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肉是指一類從黏膜表面突出的異常生長的組織,在沒有確定病理性質前通稱為息肉,一般來說,息肉是由于起源于黏膜的細胞生長聚集形成的。如果息肉生長在直腸(大腸的最末端部分,直接與肛門連接的大腸),我們稱為直腸息肉。
專家解釋:腸息肉可不是一切了之,只要腸道炎癥不除,息肉就會反復發作,因此術后3~5年一定要做腸鏡檢查,以盡早發現病變,避免發生癌變。對于有家族史的患者,則要每半年或一年進行一次電子腸鏡、肛門指檢、大便驗血等檢查,爭取早期發現癌變。
腸息肉復發的另一個因素與生活習慣有關,如果切除后仍食用辛辣刺激、肥膩的食物,長期久坐、很少運動,同樣會誘發腸息肉,埋下癌變隱患。
腸道息肉多發生于40歲以上,年齡越大,發生率越高。而且在早期基本沒有明顯癥狀,一旦出現腹痛、腹瀉、便血等癥狀時,說明息肉已長大,影響到其他組織,需到正規醫院治療。
專家愛提醒各位朋友:腸息肉雖不容易根治,但手術切除配合輔助治療,可延緩息肉生長,關鍵是早檢查、早發現、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