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腸癌臨床早期并無特別癥狀,易與痢疾、腸炎等癥狀混淆。表現為排便頻繁、血便、里急后重、便秘、腹瀉等,且大便逐漸變細晚期則有排便梗阻消瘦甚至惡液質。很多的朋友不知道自己如何診斷結腸癌,那么,直腸癌的診斷具體包括哪些方面呢?下面就讓我們權威的腫瘤專家為你詳細的介紹一下。
1、便血
腸癌早期病變僅限于黏膜,患者可能是無癥狀的,或僅有排便習慣的改變。當患者的腫瘤生長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患者就會出現便血的癥狀,這個時候患者的便血,血色多淡暗,粘附于大便表面。糞便鏡檢可發現紅細胞,大便潛血試驗呈陽性。對有血便或持續大便潛血陽性病人,應首先考慮到有大腸腫瘤的可能,并應做進一步的相關檢查。
2、黏液便和膿血便
當直腸癌患者的癌腫破裂的時候,患者大便中就會常帶有鮮紅或暗紅的血液和黏液,而且,糞血是相混的。
3、排便習慣改變
患者患上直腸癌的時候,患者的大便次數會由原來的每天一次變成兩三次,每次大便完畢后,患者還會有大便不盡的感覺出現。
4、腹瀉或便秘交替
若有腹瀉與便秘交替出現等癥狀,就可能是因為癌瘤的生長影響了患者的腸道的正常生理功能,所以,這個時候患者也是應該考慮自己是否有患上直腸癌的可能。
5、腹痛和腹脹
腸癌患者因腸道梗阻,所以就會有腹脹、腹痛的臨床癥狀,其中腹痛的發生率較腹脹的發生率是還要高的?;颊叩奶弁床课欢嘣诨颊叩闹邢赂共?,程度的輕重是不一的,多為隱痛或脹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