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腸癌疾病時近年來發病率較高的疾病之一,很多患者因為該疾病而痛苦不堪,由于該疾病的早期癥狀主要為腹痛、腹瀉等,患者會拖延治療,這就給了疾病惡性發展的機會,下面我們一起看看關于直腸癌疾病的診斷鑒別方法。
1.病理學檢查
是直腸癌確診的主要依據。由于直腸癌手術常涉及改道問題,影響患者生存質量,為避免誤診誤治,術前或術中一定要取得病理學檢查的結果,以指導治療。絕對不要輕易挖除肛門。
2.癌胚抗原測定
癌胚抗原(CEA)測定已普遍開展,一般認為對評價治療效果和預后有價值,連續測定血清CEA可用于觀察手術或化學治療效果。手術或化學治療后CEA明顯降低,表示治療效果良好。如手術不徹底或化學治療無效,血清CEA常維持在高水平。如手術后CEA下降至正常復又升高,常提示腫瘤復發。
1.直腸指診
(1)體位
一般采用胸膝位或截石位,體質虛弱者用左側臥位。這些體位可觸及距肛門7~8cm的病變。必要時使用蹲位,可捫及10~12cm以內的直腸病變。
(2)視診
觀察肛門有無畸形,有無腫塊脫出,皮膚有無結節、潰瘍、紅腫、瘺管等情況。
(3)進指
手指指套上涂足潤滑油,用示指輕輕揉肛門以使肛門括約肌松弛,在患者肛門放松狀態下使手指輕輕進入肛門,并盡量進入最深處。
(4)了解直腸肛管黏膜
進指后依次檢查直腸肛管四周壁,并逐漸退指。注意有無結節、潰瘍、僵硬、腫塊及觸痛。
(5)腫塊觸診
如觸及腫塊,應了解腫塊大小、質地、活動度、表面情況、在腸壁上的所占方位、距肛門的距離等情況。如因腫瘤致直腸肛管狹窄,手指不能通過時不應強行突破。一般來說,來自直腸外的腫塊,其表面黏膜較光滑,這是區別直腸腫瘤和直腸外腫瘤的重要特征。同時應注意鑒別正常的組織器官如子宮頸、前列腺等。
(6)退指
退指應檢查指套有無膿血、壞死組織。
通過直腸指診作脫落細胞檢查是簡單易行的診斷方法。對有可疑病變者,可常規行此檢查。方法是在指診完畢后,將指套上的糞便或膿血、黏液直接涂在玻璃片上做細胞學檢查,陽性率可在80%以上。
2.乙狀結腸鏡檢查
對直腸指診未能觸及腫塊,而有可疑臨床癥狀者或不能排除腫瘤者,必須進一步作乙狀結腸鏡檢查。對直腸癌來說,一般硬質乙狀結腸鏡已足夠,在鏡下可直接看到病變的大體形態,并借以取得活組織標本。
3.氣鋇灌腸對比造影
有助于了解和排除大腸的多發癌灶,直腸癌的影像表現為:
①結節狀充盈缺損,多在直腸的內側壁,圓形光滑或輕度分葉,局部腸壁僵硬,凹入。
②菜花狀腫塊,較大,表面不平,分葉明顯,其底寬,腸壁僵硬。
③不規則的環狀狹窄,管壁僵硬,黏膜中斷,分界截然。
④不規則的腔內龕影,三角形、長條形等,較淺,周圍環堤寬窄不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