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清個人體質,采取針對性的減肥方式是中醫減肥的關鍵點。肥胖體質主要分為脾虛濕阻型、胃熱濕阻型、肝腎陰虛型、肝郁氣滯型四種類型,下面我們就具體了解一下如何用中醫快速達到減肥目的。
1、理氣型
疏理“氣”的運行,使其順暢的系統在肝,“肝郁則侮脾”,自然容易胖,而且以年輕女性居多,常見癥狀為,容易胸悶、肚子發漲,情緒起伏不定,嚴重的導致月經失調。
中醫減肥的專業治療導航地圖
中藥:黃耆,味甘,性微溫,補中益氣,利水退腫。本身沒有降脂作用,但在中醫減重理論中,氣虛需要補氣,以增強身體代謝的效率,黃耆也可增強免疫功能。陳皮,可以幫助消化、祛痰、理氣。單獨用來減肥效果不強。玫瑰花,也可以理氣,副作用不大,須搭配其他減肥藥材。
2、清熱型
引起肥胖的主要原因是飲食多油膩、工作壓力大等,造成體內熱量多余,容易口苦、口臭,愛便秘,從中醫減重來看,除了消脂、利尿外,關鍵是清熱。
中藥:決明子,性微寒,可以降血壓、降血脂、通便。但如果體質寒涼,容易拉肚子、胃痛的人,就不適合。綠茶,屬涼性,可以消脂消食,也有抗癌作用。但綠茶是不發酵茶,中醫減重認為,比較容易刮胃,腸胃不好的人要多留意。
3、滋陰型
老年人易肥胖,中醫減重調養重點在滋陰。老年人愛頭暈、睡眠質量不好、腰酸、口干等,中醫減重認為是陰血不足,這類病人除了要補血外還要活血。
中藥:何首烏,降低血脂,補血,對老年人肥胖療效較好。丹參,有輕微補血的作用,可以活血。有降低膽固醇、血脂的效果。
4、健脾型
有些人胖,只因為氣虛,需要健脾。中醫減重認為氣虛會使脾的運作不正常,把氣補足,能夠正常代謝,自然就瘦下來。
中藥:茯苓,味甘、性平。補脾又利尿,可以降血糖、鎮靜、補氣、增強免疫功能。薏仁,性平,利濕,因為性質溫和效果不快,多半搭配其他藥材或食物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