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疝容易嵌頓,一旦嵌頓可迅速發展為絞窄性,因此手術治療是股疝惟一有效的治療方法。目前股疝的手術方法基本上可分為2種。一為經股部手術法;二為經腹股溝部手術法,多數認為經腹股溝部修補法效果較好。
1、經腹股溝手術
分為腹股溝上入徑和腹股溝下入徑兩種手術
①腹股溝上入徑:采用斜疝切口,逐層解剖顯露腹股溝管后壁,將圓韌帶(精索)牽向上,在腹股溝韌帶上內側切開腹橫筋膜,即可找到股環和疝囊頸。切開疝囊頸,回納疝內容物,于股環上方行疝囊高位結扎,遠端疝囊不需處理。遇有嵌頓性股疝必須將股環內界的髂恥束返折部和陷窩韌帶剪開松解,再將疝塊推送回納,切忌在股管上口提拉嵌頓的疝內容物。
股疝的修補是將腹股溝韌帶、骼恥束、陷窩韌帶與恥骨梳韌帶縫合以閉合股環,注意避免誤傷股靜脈;亦可采用Mc Vay法將腹橫腱膜弓、腹橫筋膜的上切緣以及聯合肌腱縫合于恥骨梳韌帶,并在外側縫到股鞘和精索的內側處。
②腹股溝下入徑:在腹股溝韌帶下方卵圓窩處作一直切口,切開篩筋膜顯露疝囊,切開疝囊回納疝內容物,疝囊高位結扎后將腹股溝韌帶、髂恥束、陷窩韌帶與恥骨梳韌帶、恥骨筋膜縫合以閉合。
腹股溝入徑雖有兩種方式,但多采用腹股溝上入徑。其優點是能清楚地顯露股環,真正做到疝囊高位結扎和縫閉股環。對絞窄性股疝股環,更應采用腹股溝上入徑,以便更好地處理絞窄的疝內容物,這些都是腹股溝下入徑無法做到的,后者惟一優點是操作簡單,創傷較小。
2、股部入徑手術
經股部手術可直接進入疝囊,術中操作簡便,但顯露較差,特別當疝囊較大時不易高位結扎,股疝嵌頓時不易解除嵌頓,發生腸壞死時也不易行腸切除術。
①因為股疝自腹腔外突時壓迫篩筋膜,使疝囊外各層組織發生變異,當手術顯露疝囊(特別是經股部途徑)時,易將疝囊內腸襻壁誤認為疝囊壁而切開。所以,術中辨認疝囊遇到困難時,可改用經腹股溝手術途徑,先切開腹腔,再辨認疝囊壁。
②閉孔動脈的起源常有異常變化,當手術需要切開陷窩韌帶以松解股環時,應另作腹股溝部斜切口顯露韌帶。異常血管應先行結扎后再切開陷窩韌帶。
③股疝疝囊內緣常與膀胱靠近,特別是術前未排空膀胱者,分離疝囊時應避免損傷膀胱。
④股疝疝囊附近還有髂外與股動、靜脈,腹壁下動脈,大隱靜脈等,應注意避免損傷。
⑤股疝修復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疝囊頸是否得到高位結扎。用經股部途徑修復時,必須特別仔細將疝囊分離到頸部以上結扎、切斷。遇有大的復發性股疝,最好采用經腹股溝途徑修復,或采用經腹股溝與股部聯合縱行切口的途徑修復,較為方便可靠。
溫馨提示:股疝患者不宜食用過冷過熱的食物。應多吃易消化的食物,以此減輕腸道負擔。 股疝患者平時多吃新鮮的蔬菜和水果,比如竹筍和芹菜,竹筍含有一種白色的含氮物質,構成了竹筍獨有的清香,具有開胃、促進消化、增強食欲的作用,可用于治療消化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