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第七屆高血壓聯盟會議(JNC7)要求腎功能不全的患者血壓應控制在130/80 mmHg 以下。腎血管病變的患者以及并發糖尿病、高心血管病變風險的患者均可使用ACEI或ARB,以改善腎血管性高血壓患者的預后。血管擴張術后降壓藥物的需求量減少,但絕大多數患者仍需服用多種抗高血壓藥物。輕度、能夠控制的高血壓,或者由于彌漫性動脈粥樣硬化并發癥存在手術高風險者,應首選藥物治療。首選藥物有β- 受體拮抗劑、鈣通道阻滯劑、血管擴張劑和利尿劑。明確為腎素依賴型高血壓者可用ACEI或ARB。
(1)利尿劑:單側腎動脈狹窄性高血壓呈腎素依賴性,容量負荷不增加,甚至有丟失鈉。利尿劑的降壓效果不佳,有時反而升高血壓。因此,單側腎動脈狹窄不使用噻嗪類和襻利尿劑。雙側腎動脈狹窄,高血壓發生有水、鈉潴留機制的參與,使用利尿劑可降低血壓。注意禁用保鉀利尿類藥。
(2)β- 受體阻滯劑:此類降壓藥已明確可用于腎血管性高血壓。其通過阻斷β- 腎上腺素能受體抑制腎素的釋放,以降低血漿腎素活性,但作用有限,降壓療效欠佳,往往需要聯合用藥。臨床上經常與鈣通道阻滯劑或利尿劑配伍。
(3)鈣通道阻滯劑:這是治療腎血管性高血壓公認的安全有效的藥物。其主要作用于入球小動脈,增加腎血流量,維持腎小球濾過壓,因此,除對腎血管性高血壓有明確降壓作用外,對GFR 幾乎無影響,甚至略有增高。對單側腎動脈狹窄性高血壓,此類藥物會增加健側腎排鈉,使容量降低,反饋刺激腎素分泌。因此,可考慮與ACEI或ARB合用。
(4)α1 受體阻滯劑:α1 受體阻滯劑能選擇性地阻斷血管平滑肌突觸后膜α1 受體,在降低血壓時一般不引起反射性心率加快,但會引起腎臟排鈉減少,適用于單側腎動脈狹窄性高血壓。雙側腎動脈狹窄者,常需與利尿劑和鈣通道阻滯劑合用。此類藥對小動脈和靜脈血管均有舒張作用。服藥后外周血管阻力降低,心排血量不變或略有增加;腎血流量不變或輕度增加,GFR 無顯著變化;血漿腎素活性也不升高,因此可用于腎功能不全的患者。長期應用有益于脂質代謝的改善,對糖代謝無不良影響,且可改善組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特別適用于粥樣硬化性腎血管疾病,以及并發糖尿病和心血管病變高風險的患者。
(5)擴張血管劑:可與β- 受體阻滯劑、利尿劑合用,對腎功能無不利影響。但對腎血管性高血壓患者使用應慎重。
(6)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和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腎血管病變患者以及并發糖尿病,血管病變高危患者均可使用ACEI和ARB,以控制血壓、延緩腎功能惡化,改善預后。治療時,應謹慎考慮其不良反應,密切觀察腎功能和血鉀變化。雙側腎動脈狹窄或單側腎(自然或腎移植)所致的容量依賴型高血壓,應絕對禁忌,并且療效也欠佳。
3.? 降脂治療:?降低血脂能減輕動脈粥樣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