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網膜靜脈周圍炎不論眼底有無癥狀,均應充分散瞳后檢查眼底。如在眼底周邊部見到一處或數處靜脈小分支充盈、扭曲、附近有出血及或滲出病灶、靜脈管壁白鞘或混濁,即可作臨床診斷論據。詳細地進行全面體檢及必要的實驗室檢查,如胸部透視或攝片等檢查有無結核或結節病。皮膚、口腔、耳鼻喉科檢查有無膿毒性病灶或淺潰瘍,抗“O”、梅毒快速血漿反應素試驗、血象、大小便常規、結核菌素試驗。
視網膜靜脈周圍炎的檢查診斷方法
1.炎癥活動期間,偶爾亦可見到脈絡膜炎癥病灶,病灶呈斑塊狀,灰黃色或灰白色,境界模糊,位于視網膜血管后方,在視網膜炎癥靜脈附近或有一定距離。
2.炎癥靜止期間,視網膜出血及水腫消失,靜脈管壁殘留白鞘。如果炎癥時有靜脈阻塞,則該分支呈節段狀或整支血管白線化,鄰近處可見新生血管或形成吻合,并有瘢痕性白斑及色素斑點。
3.視網膜靜脈周圍炎初起時,一般僅發生在某支或某幾支周邊部靜脈小分支,以后波及較大靜脈。但也有一開始就累及較大靜脈者。當發生于視盤或其附近的靜脈時,視盤面水腫混濁,視網膜出血、水腫明顯,黃斑部可見星芒狀滲出。
4.視功能損害,因受累血管的大小、出血量多少及部位而定。如病變位于眼底周邊部的血管、出血量不多者,患者多無自覺癥狀或僅有飛蚊癥;當病變位于較大靜脈、出血量多,突破內境界膜進入玻璃體,或出血雖少而位于黃斑部者,視力突然減退,嚴重者可突然下降至眼前指數、手動、甚至光感。
5.只有在視網膜出血未進入玻璃體或玻璃體少量積血時,才能見到眼底。視網膜靜脈改變常見于眼底周邊部的小分支,管徑擴張迂曲,呈紐結狀,管壁伴有白鞘,附近有火焰狀或片狀出血,其間雜有灰白色境界模糊的滲出斑,滲出斑部分掩蓋靜脈,使靜脈似中斷狀或切削狀。病灶處視網膜輕度水腫混濁,有時還可見到鄰近小動脈累及,出現白鞘或被滲出覆蓋。玻璃體內暗紅色血性混濁。開始1~2次的玻璃體積血吸收較快,發病數周內已大部消失,視力也隨之好轉。如果黃斑部尚無損害,可恢復至正常或接近正常。
溫馨提示
視網膜靜脈周圍炎是一種非常嚴重的眼部疾病,尤其到了病變晚期時治療起來及其困難。視網膜靜脈周圍炎是以慢性、復發性視網膜靜脈炎為主的炎癥,常雙眼發病,導致視力明顯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