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病對于患者的健康損害很大,我們一定要注意做好患者的預防保健,在生活中要學會多了解腰椎病的癥狀常識,一旦發現不適,一定要盡早診斷,學會與其他疾病鑒別,避免疾病的惡化,下面我們一起看看腰椎病如何與其他疾病的診斷。
1、腰椎間盤突出癥之腰3橫突綜合癥
多見于青壯年,瘦高體型者居多,慢性勞損為該病的主要外因,多有輕重不等的外傷史,主要表現為腰、臀部疼痛,可為一側或雙側同時發生,癥狀重者可沿大腿后側至膝關節以上的放射性痛,極少數可放射至小腿外側,甚至波及內收肌及下腹部,但增加腹壓(如咳嗽、打噴嚏)時一般不引起下肢串痛,無間歇性跛行。查體:L3橫突有明顯壓痛,甚至有硬性痛結,行神經組織、局部松解治療有效,行腰椎CT或MRI可無異常,故可鑒別。
2、梨狀肌綜合癥
多有慢性勞損或外傷史,本病以坐骨神經痛為臨床表現,疼痛沿臀部經大退后方向小腿及足部放射,癥狀較重者以刀割樣或燒灼樣,且影響走路,查體:腰部活動良好梨狀肌在臀部表面的投影區有壓痛,并向股后部、小腿后外側及足底部放射,直腿抬高試驗60°時呈陽性,超過60°時反爾減輕疼痛,X線及CT檢查無明顯異常。 脊神經后支卡壓綜合癥:有腰部扭傷史或勞損史,多見于中年人,有明顯的腰脊柱僵硬、酸脹、疼痛,喜捶打,勞累后加重,部分患者可有腰骶部疼痛,呈板狀腰,部分病人可出現下肢沉脹感,患者多反復發作。查體:棘突旁或棘間旁開2~3厘米處有壓痛、酸脹感,有些患者有臀部、大腿放散感,直腿抬高試驗陰性,脛神經彈撥試驗陰性,X線可見腰椎生理曲度變直、畸形,腰椎骨質增生,后關節紊亂等。
3、腰椎滑脫癥
本病多有慢性腰痛史,發病緩慢,早期癥狀多為腰不酸脹、沉重、乏力感,同一姿勢不能持久,負重時疼痛可加重,嚴重者可出現神經根受損癥狀,如下肢麻木、根性疼痛、感覺異常,如發涼、易冷刺痛等。部分病人可出現間歇性跛行癥狀,以及大小便失禁等。查體:腰椎滑脫部位棘間可觸及明顯的凹陷,呈階梯樣,局部壓痛等。X線椎體移位,椎弓根峽部裂等。
4、腰椎結核
多有全身結核中毒癥狀,如低熱、乏力、盜汗、食欲減退(食欲減退【譯】:是指由多種功能性障礙或器質性疾病引起的不想進食或進食量顯著減少。)等,伴有較長期的腰部鈍痛,多呈持續性疼痛,并有一側或兩側的下肢神經分布區的疼痛。查體:腰部強直、活動障礙,逐漸出現脊柱后凸畸形,髂凹部、腰三角處能捫及寒性膿腫。化驗檢查:血沉增快;X線可見椎體相鄰緣破壞,椎間隙變窄,腰大肌影增寬或邊緣不清;結核菌素試驗陽性,抗結核藥物治療有效。MRI檢查有助于診斷。
5、腰椎管狹窄癥
可有慢性腰痛,以及一側或雙側根性疼痛,站立行走時可加重,屈膝臥位時可以緩解,騎自行車時不痛,有典型的間歇性跛行,步行幾十米或數百米后出現一側或雙側腰酸、腿痛、下肢麻木、無力以致跛行,但下蹲或休息可繼續行走,腰椎CT或MRI可見明顯的要椎管狹窄。
溫馨提示:生活中要保持居室床鋪干燥平整,汗出及時擦干并更換衣服;病室保持安靜舒適,室溫適宜,陽光充足,空氣新鮮流通。另外,患者應該適當注意保暖,天氣變化則及時增減衣被,避免受涼。
【參考文獻:《腰腿痛的診斷與手術治療》、《診斷學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