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線檢查是診斷椎弓根崩裂和有否脊椎滑脫的惟一依據,極為重要。每個患者均應拍攝正、側及左右兩斜位片、共4張。正位片較難發現有異常,在嚴重者可見椎弓根陰影下有一密度減低的斜行或水平的間隙,約2mm,多為雙側性。側位片有較大的診斷價值,在大多數患者可見椎弓根后下方有一個由后上伸向前下方的透光裂隙,其寬度與滑脫程度有關,即滑脫越明顯,裂隙越寬大。
在某些患者雖然看不到裂隙,但峽部細長。由于滑脫而使椎體不穩定,在過伸及過屈位的側位片上可見椎體間活動度增大,患椎下方的椎間隙變狹,椎體邊緣骨質硬化及唇狀增生。如在骶骨前緣角上與骶骨關節面作垂直線,在正常時第5腰椎椎體的前緣應在此線之后。
假如腰5前緣在此線上或在其前方均表示有滑脫,此線稱Ullmamn線。Meyerding將滑脫的程度分為4度,以滑脫1/4椎體為Ⅰ度,如全部滑脫,即L5椎體移至S1的前方稱Ⅵ度。從臨床上來看,Ⅰ~Ⅱ度者占絕大多數。X線斜位片是顯示椎弓根峽部有否斷裂最清楚的投影,可用左右斜位來區別哪一側椎弓根有崩裂。
正常椎弓根及附件在斜位片上的投影像一條小狗:狗頭為同側橫突,狗耳為上關節突,狗眼睛為椎弓根的縱切面,狗頸(重點觀察部位)即為關節突間區或稱峽部,狗的身體為椎板,前后腿為同側及對側的下關節突,狗尾為對側橫突。如有椎弓根崩裂,但在狗頸部可以看到一條裂隙,猶如這條小狗被戴了一條項圈,相當形象化。如裂隙較大而發生椎體滑脫,猶如狗頸被切斷。所以在疑有椎弓根崩裂的患者,兩個斜位x線片是一定要拍攝的。
鑒別方法
1、先天性滑脫
先天峽部發育不良,不能支持身體上部的重力,多伴L5S1脊柱裂。
2、峽部性滑脫
椎體前滑后部結構基本正常,由峽部異常導致的滑脫。分為兩型:一種是峽部分離:峽部疲勞骨折。另一種為峽部僅僅拉長而沒有斷裂,仍保持連續性。
3、退行性滑脫
由椎間盤退變引起,多見于中老年人。
4、創傷后滑脫
嚴重急性損傷骨性鉤部區,伴椎弓根骨折。
5、病理性滑脫
繼發于全身性疾病,導致小關節面骨折或拉長。
6、醫源性滑脫
多見于外科手術治療后,由廣泛椎板及小關節切除減壓引起的。
溫馨提示:由于椎間盤退行性變,關節突關節紊亂,周圍韌帶松弛,椎間隙不穩,椎關節上一椎體后移。因而出現腰痛或腰腿痛等臨床癥狀。椎體一側或兩側的椎弓根峽部或關節突間區的骨質失去其連續性稱之為椎弓根崩裂,如果有斷裂椎弓上方椎體向前滑移的畸形稱為脊椎滑脫癥。腰椎滑脫男性的發病率較女性高。易發部位是在腰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