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性心動過速是心臟內科的急癥,如果血壓偏低或伴休克者應先用升壓藥,將血壓保持在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同時注意糾正水電解質紊亂、酸堿平衡失調等;若有其它異常情況,亦應及時糾正,否則不利于心動過速的控制。
1、體檢發現
短陣室速或持續性室速不伴有血流動力學障礙者一般生命體征較平穩,心臟聽診心率快而大致規則,發作間歇可聞及早搏。有基礎心臟病或心率>200次/分者可伴有血壓降低、呼吸困難、大汗、四肢冰冷等血流動力學障礙的表現,說明患者病情危急,需要緊急處理。
2、輔助檢查
心電圖可明確診斷,可記錄到連續3次以上快速的寬大畸形QRS波,與P波無關,有時可見到心室奪獲和室性融合波。發作不頻繁或發作較短暫者24小時動態心電圖檢查有助于診斷。心臟超聲能明確心臟基礎疾病。
①心室率常在150—250次/min之間,QRS波寬大畸形,時限增寬。
②T波方向余QRS無波主波相反,P波與QRS波之間無固定關系。
③Q—T間期多正常,可伴有Q—T間期延長,多見于多形室速。
④信訪率較心室率緩慢,有時可見到室性融合波或心室奪獲。
心電圖是診斷室性心動過速的重要受,但有時與室上性心動過速伴心室差異傳導的鑒別,比較困難,必須綜合臨床病史,體檢、心電圖、對治療措施的反應等仔細加以區別。
3、心電生理檢查
心電生理檢查對確立室速的診斷有重要價值。若能在心動過速發作時記錄到希氏束波(H),通過分析希氏束波開始至心室波(V)開始的間期(HV間期),有助于室上速與室速的鑒別。室上速的HV間期應大于或等于竇性心律時的HV間期,室速的HV間期小于竇性HV間期或為負值(因心室沖動通過希氏束-普肯耶系統逆傳)。由于導管位置不當或希氏束波被心室波掩蓋,則無法測定HV間期。心動過速發作期間,施行心房超速起搏,如果隨著刺激頻率的增加,QRS波群的頻率相應增加,且形態變為正常,說明原有的心動過速為室速。
此外,專家提醒關于室性心動過速治療期間的患者,病因不明的室性心動過速,除用直流電轉復、利多卡因和普魯卡因酰胺外,還可口服奎尼丁0.2~0.3克,每6小時1次,糾正后改為0.2克,每8小時1次維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