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血友病患者常自幼年發病、自發或輕度外傷后出現凝血功能障礙,發病越早癥狀越重,反復出血,危害巨大。診斷血友病的首先要判斷疾病基因是否存在,若將所有存在的RFLP進行連鎖分析,則血友病家系遺傳診斷的可靠性達99.9%。其次可根據臨床需要選擇影像學檢查,診斷患者是否有關節畸形、內臟出血等嚴重癥狀,從而制定治療方案。
診斷血友病的五大黃金標準
1、發病特點
男性,<2歲或童年以后發病,發病越早癥狀越重,反復出血,終身不已。
2、出血特點
自發或輕微外傷即見滲血不止,甚至持續數天,多為瘀斑、血腫;膝、踝、肘、腕等關節易出血,反復出血可致關節畸形,口鼻粘膜出血也多見。
3、實驗室檢查
(1)致病缺陷直接檢測分析
包括變性梯度凝膠電泳(DGGE)和單鏈構象多態性分析(SSCP),可檢測點突變,多用于先證者的基因分析,其突變檢出率為80%~90%。
(2)DNA多態性分析
包括限制性內切酶片段長度多態性(RFLP)、可變數目的串聯重復序列(VNIR)和短重復序列(STR)分析。用于已獲先證者且先證者的母親是該酶切位點的雜合子的前提下,利用基因內或基因旁與血友病有關的片段長度多態性作為遺傳標記,判斷疾病基因是否存在,若將所有存在的RFLP進行連鎖分析,則血友病家系遺傳診斷的可靠性達99.9%。
(3)Southern印跡法
主要檢測內含子22大片段DNA倒位的基因缺陷,此缺陷多為重型患者。用于血友病家系成員的遺傳咨詢。根據臨床需要選擇影像學檢查,如X線、B超、CT檢查等,可發現關節畸形、內臟出血等。
4、血友病甲診斷標準
(1)男性患者,有或無家族史。有家族史符合性聯隱性遺傳規律。女性純合子型極少見。
(2)關節、肌肉、深部組織出血。有或無活動過久、用力等創傷史,術后(包括小手術)出血史,關節反復出血引起的關節畸形。
(3)凝血時間(試管法)重型延長,中型可正常,輕型、亞臨床型正常。
(4)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中重型明顯延長,能被正常血漿及新鮮吸附血漿糾正。輕型稍延長或正常。亞臨床型正常。
(5)血小板計數、出血時間、血塊收縮時間正常。
(6)凝血酶元時間(PT)正常。
(7)因子Ⅷ促凝活性(Ⅷ:C)減少或極少。
(8)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VWF:Ag)正常,Ⅷ:C/VWF:Ag明顯降低。
5、血友病乙診斷標準
(1)臨床表現:同血友病甲;
(2)凝血時間、血小板計數、出血時間、血塊收縮及PT同血友病甲。
(3)APTT延長,能被正常血清糾正,但不能被吸附血漿糾正。輕型可正常。亞臨床型亦正常。
(4)血漿Ⅸ:C測定示因子 Ⅸ:C減少或缺乏。
溫馨提示:兒童時期是發現和治療血友病的最佳時機,體重輕,關節承重小,用藥少效果最好。因此,家長一旦發現孩子身體總是會莫名其妙地出現淤斑、青紫等情況,最好到醫院徹底檢查一下,以免給小孩造成不可逆轉的損傷。
【參考文獻:《現代血液腫瘤診斷治療學》《實用血液細胞檢查及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