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是人們極其喜愛的一個休閑的活動,相信大家對于一般的釣魚常識都有些了解,大家應該都知道夏季雨后是很好的垂釣時間,其實有五種下雨天是不適合垂釣的,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下夏季釣魚,告訴大家夏季釣魚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夏季釣魚
夏天并不是什么樣的天氣都適合外出垂釣的,今天給大家介紹夏天五種不適合釣魚的下雨天氣。夏天氣溫高,水汽升騰快,因此雨水天是比較多的,就拿南方沿海的幾個城市來說,基本上每一周都有一場雨,若是遇到臺風天氣,一連好幾天都是大雨連綿。
喜歡釣魚的朋友對于夏季的雨天映象肯定很深刻,因為我們都知道夏天氣溫很高,部分魚兒開口欲望在這個時候不是那么高,都躲在深水區了。但是下雨后,天氣有點涼爽,魚兒開口欲望大,是很容易咬鉤的,因此這也造就了我們釣魚人在夏天遇到下雨天后就會出釣的習慣。但是并非每一種下雨天是適合下釣的,我們要了解不能下釣的下雨天,才能合理安排釣程,這樣我們才會玩的舒爽。
一、電閃雷鳴,安全無保障
雖然釣魚是一個十分優雅的活動,大家都希望自己釣魚有好的收獲,但是重要的一點是我們需要注意安全,電閃雷鳴,天降大雨,顯然是不安全的,即使有再高的興致也不要拿安全開玩笑。假如釣友正在垂釣之中,看到雷陣雨就要發生了,應及時收竿,找到安全的場所暫時休息。不應暴露在曠野中,也不要站在大樹下避雨,這都是常識。
夏季雷雨天氣較多,常常讓人防不勝防,所以出多的時候更需謹慎。記得去年和幾個釣友去水庫夜釣,雷雨突至,一道閃電劈下,不遠處的高壓線冒出火花,而一個釣友正在離高壓線不遠處拋海竿,僥幸逃過雷擊,至今想來仍然心有余悸。
垂釣雖然樂趣無窮,但是如果危及到生命那就不值得了,所以,遇到雷雨天氣,一定要趕緊收竿回家,不要戀戀不舍哦!
二、雨大沖刷,不宜垂釣
降水量是指一定時段內的降水深度,一般以24小時降水量為標準,小于10毫米的是小雨;在10-24.9毫米之間的是中雨;在25-49.9毫米之間的是大雨;在50-99.9毫米之間的是暴雨;在100-249.9毫米之間的是大暴雨;大于250毫米的是特大暴雨。
那么,凡是降水量超過25毫米的就好不要出釣。但有時只是瞬時的雨較大,或者沒有電閃雷鳴,也應避開不釣。因為大雨時,雨點下落速度快,打擊水面的力度大而使魚受驚,它們會潛入深水區,就算有魚也難釣,何況還不安全,稍不注意就會滑落入水,水流湍急,十分危險。
退一步說,就算人身安全能得到保障,大雨中難免被淋濕,也是很不舒適的,易患感冒。加上雨水使視線模糊,操作釣竿極不順利,只會落得個吃虧不討好的結局。
三、降雨前夕,溶氧很低
夏季降雨即將發生時,人一般感覺十分悶熱、煩躁,其實水下的魚兒也一樣難受,為什么?因為烏云密布時,空氣濕度大,氣壓是很低的,氣壓一低就會導致水體溶氧極不充分,水下的魚兒不能進行正常的腮呼吸,只有紛紛浮頭吸取空氣。
俗語說難釣浮頭魚,是有實際意義的。只要想一想,在缺氧的環境下,魚兒連命都難保了,哪還顧得上吃食?
有些養殖池塘,由于缺氧,而導致“翻塘”的事情就經常發生,那就不僅僅是浮頭而已了,而是全部死掉,塘主要蒙受很大的經濟損失。這樣看來,在降雨即將發生時,還是在家歇一歇為好。
四、多日陰雨,突晴難釣
連續多日雨天后突然轉晴,釣還沒有適應環境的魚是無效的。長期的雨水本來已經使魚兒不適應環境了,突然轉晴后,夏天的陽光比較強烈,使水面迅速升溫,但是中下層水體溫度偏低,較大的溫差更使魚不適應水體環境,覓食就很不積極,它們一般會游到水體上層棲息,是很難釣到的。須等上一兩天,水體溫差不大了,方可出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