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到了,還是有許多人外出垂釣,那么大家了解夏季釣魚的知識嗎?大家知道夏季釣魚技巧以及釣魚注意事項是什么嗎?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下夏季垂釣,告訴相關的注意事項及技巧,感興趣的小伙伴一起看看吧。
夏季釣魚
一、宜釣近岸淺,不要太深遠
喜歡垂釣的朋友肯定都聽過那么一句話,就是:夏釣深遠莫挨邊,選用海竿要拋遠。其實,這句本來就很籠統(tǒng)的經驗之說,一般只局限于盛夏的中午時分才能推廣,要是夏天的早晚垂釣,就很不適宜。首先,夏天要考慮釣深、釣遠,那是因為隨著中午日照紫外線對水層輻射穿透力的逐漸增強導致水溫迅速上升。
當水溫開始逐漸上升的時候,在淺水區(qū)域的水溫要比深水增溫更快、更高、更缺氧,為此,魚兒會感到特別不適,便潛入深水棲息避暑。所以,這時候,釣理當順應其變,找離岸遠一些的深水處下竿。然而,一天中的早晚,具體講,也就是水溫尚未迅速上升的10點之前。
還有就是下午水溫開始回落的時間一般是在5點之后,這個時候就是淺水比深水降溫快、增氧快和使魚兒回頭快。所以,這時候,選擇釣位,就不要再受夏釣深遠的束縛,只宜釣近、釣淺。一般要在離岸7—10米,水深2米左右地方,找稀草和渾水處下竿。
二、宜釣老魚道,不要找新巢
夏天,盡管魚兒像春天一樣的活躍,且會四處游弋覓食,但仍然有它的活動范圍和一般規(guī)律。這種活動范圍和一般規(guī)律,被釣界前輩稱作游址和食地。游址的去向往來,好似水中的十道九路,即便遠近寬窄可任意暢游,但魚兒始終不會脫離軌跡而隨便亂竄。
這就是垂釣中,經常聽有經驗的高手所說水中魚有道攔路就好釣的一句實用諺語。繼所以,一直以來這些老地方,便成了野釣首選位置。尤其在魚類特別活躍的盛夏時節(jié),正因為一天中的早晚與中午魚有從淺水到深水和從深水到淺水這樣一種往返習性,更利于釣者在它們的必經之道守株待兔。食地則為經常有人守釣的具體窩點。所以,夏釣,雖有一日三遷之說,但尤其早晚魚兒容易上鉤的時間相當短暫寶貴,故不要重新去找魚巢,開新窩,這樣,往往會求實成虛,錯過良機。
三、宜釣亮水地,不要選暗穴
這里所說的暗穴,是指有大石暗礁、橫木樹樁、壕溝坑當、隱草雜物這些容易藏魚的地方。然而,冬季和初春一過,只要進入仲春后水溫達到15℃以上,魚兒就不會靜守巢穴而要四處游蕩。按它是少吃。
所以,這期間,不能按入冬后和仲春前的經驗,去找有障礙物的地方下竿,而要找無遮無擋的亮水區(qū),才是它們的閑游之地。因此,有經驗的釣界前輩總結出夏天魚散亮水多,早晚不要釣天窩的這樣一句諺語。
四、宜釣堰尾彎,不要守壁坎
壁坎,一般都是在長堰或水庫的中段,且兩岸或一邊多會是高坡陡坎。夏釣早晚的位置選擇,面對長堰,首先應考慮水面位置是否藏魚。宜選擇的地利位置,是在尾中段的彎道處,這里,水的深淺合適,多有稀草容易歇魚,且能避風躲浪,便于識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