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因為天氣的原因,魚的活動受到限制,使得冬季釣魚很難有好的收獲。但是冬季釣魚也是有技巧的,今天小編就從冬季釣魚餌料以及拋竿技巧等四個方面為大家介紹冬季釣魚技巧,一起看看吧。
冬季釣魚技巧
一、釣組搭配不能忽視
冬天因水溫低,魚身體變得僵硬,活動能力弱,覓食時索餌動作小。在釣組配置上,筆者卻發現有不少釣友使用的釣組都偏大,尤其是年齡比較大的釣友和使用傳統墜沉底釣法的釣友,更加突出這一情況。還有不少精通懸墜釣法的釣友,雖然考慮到冬天細小釣組對釣魚的重要性,但使用的釣組還是偏大,偏大的原因就是怕有大魚咬鉤。
卻沒有考慮到在天寒水涼的情況下,大魚的掙扎力量比起高溫時節減少了2/3以上,即使是三五千克重的大魚中鉤,5.4米四六調長節手竿,1號主線、0.6號子線、3號金袖鉤,就能輕松應對,如果遛魚技術過硬的話,0.4號子線都能釣得上來。
冬天釣魚,理論上講,是釣組越細小,中魚率就越高,在釣組配置上,是越細小釣獲量就越高。所以說,冬天釣魚,細小釣組是不能忽視的。否則,釣獲量就少多了。
去年12月28日在高湖水庫釣魚,小編使用4.5米手竿、0.8號主線、0.4號子線、2號袖鉤,配一支小型浮漂,釣獲3條大鯉魚、17尾大鯽魚,而隋老師他們三位,只有使用釣組小的王老師是1.5號主線、1號子線、4號袖鉤,配一支中型長尾浮漂,釣獲2條不足250克重的小鯉魚,另二位老師是一魚未獲。這充分證明了冬釣使用細小釣組的重要性。
二、細小信號不能忽視
冬天的魚,在低溫的影響下,魚處在身僵體硬之中,活動能力差,索餌時開口小、吸食乏力,從而導致浮漂動作也小的可憐,有時到了微乎其微的地步和一小口現象。在垂釣中,就得用心去捕捉、過濾模糊信號,仔細觀察、分辨浮漂的每一個細微動作,精準判斷是否魚咬鉤,就顯得舉足輕重了。
鉤餌到位后(確切的說,應該是浮漂立起后,因在浮漂立起下沉到位這段時間里,往往會有魚接口),用心觀察、分辨浮漂的每一個細微動作,是個細致的活兒,對浮漂的輕微變化要細心分辨,為大腦提供正確的判斷依據。對輕微信號、模糊信號、似是而非、似有還無的浮漂動作,就要憑感覺、憑經驗、憑直覺來判斷是否有魚咬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