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都喜歡在魚塘中釣魚,因為魚塘是人工飼養的,魚群比較多,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魚塘釣魚技巧,教給大家魚塘中釣位選擇以及魚塘中釣魚調漂技巧,一起看看吧。
魚塘釣魚技巧
家鄉雖然水資源較為豐富,但野釣的話仍然是人多魚少,于是黑坑就成了眾多釣友的首選。黑坑,在本地更多的被叫做“睹塘”,一般有三種:大物塘(青魚或草魚)、鯽魚塘(8兩、9兩、10兩規格的大鯽魚)、混養塘。
小編常去的是一個水面十畝左右的混養塘,鯽魚占多數,青魚、草魚次之,還有少量的鳊、鰱、鳙、鯉。收費如下:青魚、草魚100元5小時,限竿長8.1米;鯽魚放魚第一天100元,第二天80元,第三天60天,限竿長5.4米。釣位間隔4米,允許打窩。鯽魚通常每周放魚一次(500斤),青魚、草魚視情況而定。
本地鯽魚塘,通常限竿長5.4米及以下。從統計數據來看,4.5米竿用的多,5.4米竿用的大概為三分之一。小編在夏秋季節釣黑坑鯽魚也使用4.5米較多,主要是對體力的消耗較小,拋竿落點更準確,觀漂更容易。但是在偶遇大魚時,不如5.4米竿的周旋余地大,成功率較低。如果你的鄰位釣友使用5.4米竿,那么你好也用5.4米竿,否則多半會吃虧。
在竿型上,小編建議輕挺的振出式鯽魚竿、綜合竿、輕量鯉竿,這幾種竿在護線性和起魚速度上做到了較好的平衡。在本地,尤其是“偷驢”階段,很少會有一直爆連的機會,所以幾乎不會用到“飛抄”技術,子線也不會用的太大,一般為0.6號,因此也就沒必要使用特別硬的竿子。
線組大小是很多釣友關系的問題。大家都知道子線越粗對魚口越不利,到底多細為好?小編認為子線0.6號就很符合要求了,事實上,為了兼顧大魚上鉤,小編更多時候使用1.5號+0.8號的線組,盡管已是放魚后的第三甚至第四天,但感覺對大鯽魚來說仍然沒有影響,頓口一目以上,截口,連竿,一樣不少。
鉤型
針對斤鯽,小編喜歡使用5號白袖,相比金袖,白袖剛性較大,鉤門不易拉開,上魚較快時很有優勢。同時,相比新關東等鉤型,其自重也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