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釣魚,要抓住節氣交換前的天氣變化和時機(就是前一個節氣快過去,后一個節氣就要到來的這幾天)。
在節氣交接的時候,天氣或大或小都會發生變化,如果節氣交接的前后幾天天氣變化較平穩,這種天氣非常適合魚類活動,會有很不錯的收獲。
刮大風時,要釣風前和剛開始刮風的時段,大風過后氣溫會大幅度下降,一般不會有魚咬鉤。
因魚有預知未來幾天天氣變化的能力,刮風就預示著冷空氣就要來臨,魚就會搶在寒冷空氣到來前吃飽肚子后抵御嚴寒。
下雪前和雪中。俗話說“雪前暖雪后冷”,釣諺也有“雪前釣魚,雪后擁爐”的說法,這充分證明雪前會出現比較溫暖的天氣。
這樣的天氣多是受暖濕氣流影響而形成的天氣變化,大多會持續好多天,但溫度(包括水溫)卻是緩慢上升的,而不是“一步到位”,夜間氣溫下降幅度小,從而導致晝夜溫差小,魚兒比較活躍,這樣的天氣是比較適合釣魚的。
降雪中天氣出現的變化不大,氣溫水溫大多保持在比較穩定的狀態,對天氣變化特別敏感的魚來說,要搶在雪后降溫到來前抓緊尋找食物果腹,抵抗后期的嚴寒,咬鉤率高,這樣的天氣是非常適合釣魚的。
大雪過后,因雪吸收空氣的水分,降落在水中的雪也會吸收水中的熱量而溶化,從而導致水溫下降。再就是雪后大多是晴朗天氣,并且多有強大寒潮入侵,氣溫、水溫會進一步降低。
還有冬天的水質清澈透明度高,在陽光照射下,雪的反射光線太強,從而導致水下光線明亮。
冬天的主釣對象魚是鯽魚是和鯉魚,而鯽鯉魚是喜弱光性魚類,在明亮的光線下,魚很不適應,就會躲在陰暗處不食也不動。
這幾項不利條件加在一起,對魚的影響很大,是不會有任何魚咬鉤的。
天寒地凍,還有不少釣友堅持在水邊冬釣,甚至夜釣。
下面小編教大家一些冬季釣魚的技巧和注意事項,大家看看冬天釣魚需要注意什么?
有時水面上結了一層薄冰,氣溫很低,開出的拉餌過不了多久,有時就不好拉出絲來啦,如何解決這一問題,我近想出了一個辦法,不論是夜釣還是農家樂,黑坑不妨建議釣友試一下。
一是:拉餌盡量用溫水開餌,開完立刻就能拉出絲來,還不返水。餌團溫熱,基本可以保證1-2小時能順利拉出絲來。
二是:用拉餌盤的水盆接盆開水,餌料盤扣在上面,拉餌置于餌料盤之上,這樣餌料起碼有1-2小時有下面的熱水在加熱,可以保證不會上凍,甚至溫熱,保持拉餌的良好狀態。
三是:野釣時由于取熱水不方便,或者帶的熱水不多,僅夠自己飲用時。
可以用暖寶寶,就是冬季取暖給鞋里面貼的,還有腰部,腿部用的,盡量用大一點的,開袋以后,搖一搖或者經過揉搓就能發熱的那種。
可以保持10多小時左右持續發熱,當熱量降低時可以反復揉搓持續發熱的,網上好像都有售,背面帶點膠。
把它貼在拉餌盤的背面,持續給拉餌盤供熱,這樣開好的拉餌就不會凍住,甚至保持溫熱狀態。
結語:釣魚雖然是一項有益身體的好事情,但是在釣魚的同時需要注意自己的身體,不能讓自己受到寒風吹,以免染上風寒。愛垂釣的人,你們是否明白冬季釣魚的技巧以及注意事項呢!去釣魚的時候試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