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在水草邊釣魚的技巧
巧識水草與特點
何為水草?即是對某些水生植物的通稱。譬如:在我國南方自然水域中常見的笮草、茭草、蘆葦、蒲草、菱角草、浮萍、水花生、水葫蘆和蓮藕鳊魚青睞,大多生長于近岸水域,是垂釣時理想釣點。蒲草,其葉片呈深綠,成熟時為枯黃,它的莖葉可供編織用,夏季其根部是魚類棲息之處,莖上長出嫩芽則是草魚的美味佳肴,距根部約50厘米左右處可選點做窩,因過于靠近蒲草根部極易掛鉤。蘆葦,也稱葦子,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多生長于水邊,葉子披針形,莖中空且光滑,花紫色,成熟的蘆葦可以編席和造紙,嫩葉片和葦心是草魚的愛,此外,葉片上常粘附著多種微生物和其它蟲類,在風的晃動下將其墜入水中,成為魚類互相追食、棲身之處。因此,蘆葦根系處著實是好釣點,但容易掛鉤。浮萍,是停留、漂浮于水面的一種水草,春夏呈嫩黃色,秋季呈枯黃色,魚類常在此處逗留、追逐、嬉戲、游玩和覓食。
選擇釣點技巧
釣諺云:“七分釣點,三分釣技。”一言以蔽之,釣點選擇得當與否,對魚獲量的大小起到關(guān)鍵作用。自然水域可供垂釣的水面形狀各異,大小不一、深淺不等、水草稀疏等情況釣手都可能會遇到。鑒于此情,每去一個水域中垂釣,無論其水體狀況如何,都要仔細觀察,然后依照不同的季節(jié)、魚情、水情、風情、深淺和水草稀疏等情況進行選點,只有這樣才能恰到好處。主要應(yīng)注意以下幾點:一是本著深釣淺,淺釣深,密釣稀,稀釣密的原則;二是一切回歸自然,在自然形成草洞草縫處選點:三是在水革過密處用長竹桿或錨鉤人工開建窩點。友情提示:凡是人工開建的窩點不要立即向窩點投放誘餌,因此時魚類受驚嚇一哄而散,短時間內(nèi)不會有魚進窩,好30分鐘后再考慮打窩子。
投放誘餌技巧
若是向近岸處窩點投放餌料,可使手拋投。如是向較遠處窩點投放餌料尤其草洞、草縫處,好用打窩器投放。用打窩器布窩有以下好處:一是可準確無誤地將餌料送到預(yù)定點;二是可節(jié)省部分誘餌:三是不會發(fā)出較大聲響將魚類受驚嚇而逃竄,給誘魚進釣點帶來很大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