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灘釣:此釣法東西海岸的差異也很大,西海岸對象多為沙梭、石首魚科及鯛科魚類,以釣沙梭、帕頭跟春子、午魚為大宗。西海岸釣竿多為15至35號長9尺到15尺灘釣竿,釣組用倒吊或散尾加上天平,魚餌一般用海蟲蝦仁等。算是費用少釣法單純的海釣法,但對於看來都一樣的沙灘,怎麼選擇釣點則是一門較需經驗的技巧。尤其蘭陽地區釣春子,更是一門必須精通遠投跟看天候看地型的傳統技藝,其學問可不輸其他的各種釣法。
八、重灘釣:相對於西海岸的灘釣,東部除了宜蘭地區的灘釣較類似西部釣法外,東岸的灘釣釣組則較粗勇許多。一般多使用30號以上遠投竿或是5號以上磯竿,特色是釣竿長度至少14尺以上,甚至到21尺,因東部海灘下面多為卵石或碎石(礫石灘),必須把母線架高起來,以防釣組被滾石打斷了。對象魚為午仔、三牙、笛鯛科魚及魚參科魚類,魚體從幾兩到數十斤,所以釣組的選擇要看設定的對象魚而定。
九、筏釣:西部海岸尤其是新竹香山、臺中彰化以至臺南高雄一帶,因為海岸平淺而多蚵棚,演生出的一種特殊釣法。租用竹筏采人力或船外機的方式將竹筏沿蚵棚或在流溝中探尋魚蹤。釣竿多用6尺到9尺筏釣竿,俗稱的老鼠竿或吞肚竿,亦可用烏溜竿來替代,卷線器則可用600型到2000型或是牛車輪皆可。目標魚種為沙梭、黑格、三牙、春子等魚類。釣餌一般為海蟲、蝦仁、小蟹、活蝦、金寶螺、魚肉、雞腸等等。
十、放長線:東海岸因地型特殊所發展出來的一種臺灣特殊釣法。東岸因沉降地型離岸近處就有三五十米以上深度,又因臨近黑潮及受太平洋涌升流的影響,魚類豐富體型也大。牛港及石斑有百斤的記錄。面對此種魚獲及地型,發展出雇用竹筏或以人力、電動船等方式將魚餌送至離岸100至1000米處放置,釣竿則多用長線專用竿或以80號以上重磯竿替代,卷線器則多用大型牛車輪卷上1000米以上的50磅母線,使用100磅左右子線加上鏈鉤,魚餌則多用炸彈魚整尾或其它小型魚類整尾,再以5至10斤左右石塊當鉛垂。釣竿則是固定插在石灘上立直等待魚訊。魚獲對象則為牛港、石斑、魚、逆鉤魚參、紅甘、鯊魚等大型魚,動輒五十八十斤。不過此法當掛底無法收回釣組時,對於海洋生態的破壞滿嚴重,尤以蘭嶼綠島及石梯坪等磯巖珊瑚礁海岸更是不適合采用此釣法。
十一、一支釣:此法多為西海岸魚礁及東北部漁民所采用,對象多為高經濟價值魚類。因為底部多亂石礁巖或障礙物或沈船,而魚嘉納及石斑笛鯛等魚類多藏匿在此,漁民無法下網,故采用手擒仔或用船釣竿或較粗勇的魚竿等做釣。類似一般船釣釣法,但另成一派系。
十二、海釣池:在人工的池塘內引入海水或加入海水素,放養人工養殖或自然水域的海水魚類供垂釣。對象有黑鯛、紅鼓、石斑、紅槽、鱸魚、紅甘、嘉納、海鱺等等。依垂釣目標選用不同的釣組,從9尺到12尺烏溜竿到80號船釣竿(釣大石斑--俗稱大斑池)都有人用。只要付池租,釣技不要太離譜,從此就可告別海邊貢姑的日子,所以這幾年海釣池是一家接一家開,如果您已經貢怕了,不如花點錢到海釣池拉拉魚吧!只是海釣池的魚為了「保持」它的活力及消毒殺菌,池水里可加了不少的料,魚獲多少并不如天然的「對健康有幫助」,建議您還是別吃太多了!另有一種虱目魚養殖池的釣法則在中南部頗為盛行,尤其到了夏季,北部釣友常是包整臺游覽車專門釣虱目魚的,此魚則多吃并無所謂「健康」的問題,您大可放心。
十三、路亞釣:此釣法特性為跟前述釣法有或多或少的重疊性,路亞(LURE)可以廣泛用在各種場合。不管是船釣的汲格(JIG)釣掠食性魚類或是巖礁海岸釣牛港鬼頭刀或是海釣池路亞釣紅槽鱸魚,它的釣法及裝備又是自成一格。此釣法近在臺灣有漸炒漸熱的趨勢,因其頗具技巧性同時又符合環保主張,只可惜以臺灣目前的魚類資源來說,此釣法能夠施展的空間實在不多,也許海釣池是一個比較好的發展方向。淡水水域同樣也有使用路亞的對象,諸如東部的何氏棘魚八及水庫的曲腰魚或是以軟蟲、魚型路亞垂釣大嘴黑鱸等。但個人則對大嘴黑鱸的放養持保留態度,否則臺灣的土鯽要絕子絕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