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師父從懷里取出一塊紅糖遞給徒弟,鄭重地說:這叫先苦后甜!徒弟吃了這塊糖后,覺得口不渴了,精神也振作了。于是趕快起身,把板子扛回家。從此以后,師父就讓徒弟出師了。
分別時,師父舀了一碗茶,放上些蜂蜜和花椒葉,讓徒弟喝下去后,問道:此茶是苦是甜?徒弟答曰:甜、苦、麻、辣,什么味都有。師父聽了,哈哈大笑,說道:這茶中情由,跟學(xué)手藝、做人的道理差不多,要先苦后甜,還得好好回味。
制作方法
第一道
制作時,先將水燒開。再由司茶者將一只小砂罐置于文火上烘烤。待罐烤熱后,隨即取適量茶葉放入罐內(nèi),并不停地轉(zhuǎn)動砂罐,使茶葉受熱均勻,待罐內(nèi)茶葉啪啪作響,葉色轉(zhuǎn)黃,發(fā)出焦糖香時,立即注入已經(jīng)燒沸的開水。少傾,主人將沸騰的茶水傾入茶盅,再用雙手舉盅獻(xiàn)給客人。由于這種茶經(jīng)烘烤、煮沸而成,因此,看上去色如琥珀,聞起來焦香撲鼻。
第二道
主人重新用小砂罐置茶、烤茶、煮茶,與此同時,還得在茶盅內(nèi)放入少許紅糖、乳扇、桂皮等,待煮好的茶湯傾入八分滿為止。
第三道
與第二道煮茶方法大體相同,只是茶盅中放的原料已換成適量蜂蜜,少許炒米花,若干粒花椒,一撮核桃仁,茶容量通常為六七分滿。飲第三道茶時,一般是一邊晃動茶盅,使茶湯和佐料均勻混合;一邊口中呼呼作響,趁熱飲下。這杯茶,喝起來甜、酸、苦、辣,各味俱全,回味無窮。
文化價值
白族三道茶,以前一般由家中或族中長輩親自司茶。現(xiàn)今,也有小輩向長輩敬茶的。每道茶都有獨特的含義。
第一道茶,稱之為清苦之茶
寓意做人的哲理:要立業(yè),先要吃苦。喝下去滋味苦澀,故而謂之苦茶,通常只有半杯,一飲而盡。
第二道茶,稱之為甜茶
代表的是人生的甘境。經(jīng)過困苦的煎熬,經(jīng)過歲月的浸泡,奮斗時埋下的種子終于發(fā)芽、成長,后碩果累累。這是對勤勞的肯定,這是付出的回報。當(dāng)我們在鳥語花香里,明月清輝下品嘗甜美的果實之時,我們又怎能不感到生活的快意?
第三道茶,稱之為回味茶
代表的是人生的淡境。一個人的一生,要經(jīng)歷的事太多太多,要做到順境不足喜,逆境不足憂,需要淡泊的心胸和恢宏的氣度。這道茶清清楚楚地告訴我們:對于一些無關(guān)緊要的事,我們不妨看得輕些淡些,不要讓生命承受那些完全可以拋棄的重負(fù),只有這樣,才能達(dá)到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云卷云舒的人生境界。
結(jié)語:上文就是小編給大家介紹的關(guān)于白族三道茶的知識,看了上面的文章,大家是不是了解什么叫三道茶了呢,三道茶不是茶的名字,還是一種喝茶習(xí)俗,感興趣的小伙伴可以自己在家嘗試制作三道茶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