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磚茶經多道工序制作后壓制而成長方磚形。感觀上為色澤青褐,香氣純正,滋味尚濃無青氣,水色紅黃尚明,葉底暗黑粗老。
青磚茶的用料分灑面、二面和里茶三個部分。其中灑面、二面為面層部分,色澤為棕色,茶汁味濃可口,香氣獨特,回甘雋永。灑、二面之間即為里茶,色澤青褐,香氣純正,湯色紅黃,滋味香濃。
飲用青磚茶,除生津解渴外,還具有清新提神,幫助消化,殺菌止瀉,降低三高(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壓)等功效,是內蒙古等西北地區人民的日用消費品,屬國家應急儲備物資。
其中湖北省趙李橋茶廠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的“川”字牌青磚茶是黑茶行業中商務部首批認定的唯一的中華老字號,享有久遠聲譽,至今依然是邊區人民的日常首選。
一些不懂漢語的少數民族消費者,只需用手在磚面上輕輕一摸,只要有三條凹進去的印跡,他們就會徹底的放心。“三道道”(即“川”字)已成為邊疆人們心目中誠信的標志。
千兩茶
清同治年間(1862—1874年),湖南茶商在“百兩茶”的基礎上,創制出了千兩茶,即“花卷”茶。千兩茶成品每支凈重合老稱1000兩,故俗稱“千兩茶”。
千兩茶是采用安化本地產優質黑毛茶為原料,將經汽蒸變軟后的黑毛茶灌入墊有蓼葉和棕片的長圓筒形的篾簍中,用棍、錘等筑制工具,運用絞、壓、踩、滾、錘等技術,經多次反復錘壓和束緊,使茶支達到致密堅實的要求。
后形成高160厘米左右、直徑0.2米左右的呈樹狀的圓柱體,在自然條件下經“日曬夜露”七七四十九日,自然干燥而成。
千兩茶茶包裝原始獨特,外形碩大挺拔,很具視覺沖擊力。
其外形色澤黑潤油亮,湯色橙黃明亮,滋味醇厚,味中帶蓼葉.竹黃、糯米香味。存放越久,品味越佳。
千兩茶與百兩茶制作工藝是完全相同的,但茶越小制作工藝的難度就越大,對技師的工藝要求也越高。
千百兩茶是湖南安化黑茶中的經典茶葉,以陳年茶為 佳,現存50年之久的千兩茶市值在200萬元左右,韓國、日本等地以千兩茶做為鎮店之寶,收藏千百兩茶更為盛行。
據說千百兩茶保健功效十分不錯,“日曬 夜露”之特殊發酵工藝,造就了“千兩茶”獨特的品質特征和對人體獨特的藥理功效,長期存放的“千兩茶”對腸胃調理具有“藥”到病除的功效。臨床實驗證明,“千兩茶”對改善人體血液循環,降低血脂、血壓具有明顯的輔助療效。
“千兩茶”采用茶學界俗稱為“后發酵茶”的黑茶為原料,因此,只要存放在干 燥、無異味的場所,時間越久,其藥理保健功效則更加突出,而且口感更醇厚、自然。
“千兩茶”已經成為具有遠見人士的藏品和客廳裝飾品。
康磚金尖
創制于1074年前后,主要使用四川雅安、樂山一帶的原料,后擴大到宜賓、重慶等地。主銷西藏、青海及四川甘孜等藏族地區。原狀產于四川雅安、宜賓、江津、萬縣等國營茶場(廠)加工筑制,年產量近萬噸。
都是經過蒸壓而成的磚形茶。康磚品質較高,金尖品質較次。兩者加工方法相同,不同的只是原料品質有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