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藥能喝茶嗎
吃藥與喝茶的關系
吃藥,尤其是吃藥片兒的時候都會喝口水服下去。這個時候喝水是有講究的,有人知道用飲料送藥會影響藥效,也有人知道用茶水送藥不好,但對于吃藥的時候喝多少水,不知道有人注意過沒有。除了湯藥,幾乎各種劑型的口服藥都要喝水為它“送行”。然而該喝多少水呢?不同的藥稍有一些不同的講究。服有些藥的時候宜盡量少喝水以保證其藥效,有些藥則服用之后多喝些水。這個“多”與“少”到底是多少才合適呢?
一般來講,通常服藥要喝足60~100毫升水。有些藥物對食道黏膜的損傷比較明顯,像氯化鉀、阿司匹林、氨茶堿、保泰松、消炎痛、強的松等,服這些藥應喝200毫升以上的水。
要注意的是,服某些藥時應多喝些水。如服鹽類瀉藥、退熱藥和磺胺類藥物的時候,原則是盡可能多飲水。因為,瀉藥、退熱藥由于下瀉或出汗丟失水分需要補充。服磺胺類藥物(磺胺嘧啶、復方新諾明等)時,由于其代謝產物溶解度低,易在泌尿道析出結晶,引起結晶尿、血尿、尿痛等,故也要在服藥期間多飲水,每天至少1500毫升。
再就是服某些藥時不宜多喝水,如服氫氧化鋁凝膠、樂得胃等胃藥。這些胃藥其作用機理是在胃黏膜或潰瘍面上敷上一層保護膜,如果喝水多了就會將其沖稀,因此不能喝水過多。例如氫氧化鋁凝膠是一種消化道黏膜保護劑,具有較強的吸附力,藥物可均勻地覆蓋在整個腸腔表面,以吸附致病微生物,故服用時應該少喝水。
服止咳糖漿時,部分止咳糖漿藥液停留在發炎的咽部黏膜表面,形成保護性的薄膜,以減輕黏膜炎癥、阻斷刺激、緩解咳嗽,而水會稀釋藥液,減弱止咳作用,所以喝完糖漿5分鐘內不要喝水。
一些苦味的健胃劑是利用其苦味,通過舌頭的味覺感受器,反射性地促進胃液分泌來增進食欲的,故服這些藥的時候也不宜多喝水,以免沖淡苦味而影響藥效。
綠茶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對藥物有化解作用, 建議過4到5小時候再喝綠茶!
吃藥的人就不能喝茶嗎
茶葉含有輟質,可和蛋白質類、生物堿類、金屬鹽類發生不溶于水的沉淀,許多增高藥含有這些成分,有些化學藥品本身就是蛋白質(如胃蛋白酶,膜酶)或生物堿(如氨茶堿),當用茶葉水送服藥物時,這些成分在胃中起化學變化,使這些藥物成分變成不溶解的沉淀,這些沉淀在小腸內不能被消化吸收,就隨糞便排出,以致這些藥物起不到應有的效能。還有些藥物具有安靜作用,有些補藥要在人體處于安靜狀態時才發揮佳功效,茶葉含有咖啡因,使人興奮,所以用茶葉水服藥會減弱藥物的應有功效。
吃藥的人就不能喝茶嗎?不!吃藥有一定的間隔時間,如飯前飯后、早晚、睡前,服藥后至藥物發揮療效也有一定的間隔時間,一般在服藥后1-2小時開始發揮作用,2-4小時后作用就漸消失。同樣茶水在體 內發生作用也有一定的間隔時間,所以一般在吃藥時和吃藥后一小時內不要喝茶,就可避免"茶葉水解藥",其它時間都可喝茶F喝淡茶比喝濃茶好。
吃藥不喝奶,增高藥粉劑或九劑進入胃腔后有一個消化過程,進入小腸就要被吸收(有些藥物在胃腔已開始部分吸收),水溶液環境有利于消化吸收。牛奶是脂肪,蛋白質類的混懸液,如果用牛奶服藥,或服藥后立即喝奶,將胃腔變為這種混懸濃的環境,那么同水溶液比較,就會減慢藥物的消化吸收,所以吃藥不宜喝奶。
牛奶或羊奶含有鈣、鎮、鐵等金屬元素,可和某些有機堿類物質形成絡合物,從而妨礙這些物質的吸收。有許多增高藥含有這種成分(如某些生物堿),若吃藥又喝奶,也會降低這些增高藥的功效,由此還啟示我們,有些增高藥含有鈣、鎮、鐵等金屬元素,當它們遇到有機堿類,如四環素類藥物時,也發生絡合作用而減弱兩者的藥效,所以吃藥的時候,除了中西藥合制的成藥外,好將增高藥和化學藥分別隔時間服用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