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是一種非常常見的中醫調養的手段,對于拔罐我們知道有很多的好處,但是我們也發現一個現象,那就是拔罐一般都是在背部進行的,那么這是什么原因呢?其實拔罐在背部的原因有很多下面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拔罐在背部是因為背部的穴位很多對應我們身體的五臟六腑,養生保健的功效棒,下面詳細介紹下的。
中醫認為,人體的腹為陰,背為陽。背部有主一身陽氣的督脈和貫穿全身的足太陽膀胱經以及背俞穴。這些穴位分布在膀胱經上,與五臟六腑相對應,反映內臟的生理和病理狀況。
傳統醫學注重背部的養生保健,就是運用拔罐、捏脊、擦背、捶背、刮痧等方法。作用于背部經絡和背俞穴,起到強身健體以及輔助治療相應臟腑疾病的作用。
專家介紹,現代人大多久坐少動,容易造成背部經絡氣血運行不暢。拔罐可以通經活絡、行氣活血、消腫止痛、祛風散寒,而且背部比較平整,肌肉豐厚,易于拔罐,尤其是拔膀胱經,是普遍的一種養生手段。
目前臨床上的做法主要是順著膀胱經從頸部到背部進行走罐,然后會在特定穴位上留罐。
拔罐優勢的療效是它可以疏通經絡、疏風散寒,對于普通感冒或受寒造成的肩背腰部疼痛,輔助治療效果好。感冒可選擇大椎穴、肺俞和風門穴;背疼多是在疼痛部位進行拔罐。留罐時間長短因人而異,不應超過15分鐘,通常以5分鐘左右為安全。
后要提醒的是:體質虛弱的人、心臟病患者、孕婦、婦女月經期不宜拔罐。皮膚有過敏、潰瘍或水腫,以及頸部兩側、胸腹部、四肢內側,也不太適宜拔罐。在家拔罐建議選擇抽氣罐,而不是傳統的火罐,以免燙傷。
拔罐療法由于經濟實用、簡單易學,有不少中老年朋友自己在家里施治,但這拔罐里面,可是有不少學問。俗話說“針灸拔罐,病好一半”。然而使用不當也會產生不良的后果。
拔罐是一項專業的中醫理療方法,既要熟知穴位,又要掌握手法,好由專業醫師操作。如果沒有經過系統學習和訓練,隨意進行拔罐治療,很可能會對身體造成一些傷害,如燙傷、損傷皮膚,甚至加重病情或致病。專家提醒,拔罐治療需要注意以下一些事項。
拔罐的好處有哪些
疏通經絡
拔罐療法通過其溫熱機械刺激及負壓吸引作用,刺激體表的穴位及經筋皮部,而穴位及經筋皮部是與經絡密切相連的。所以,拔罐能夠疏通經絡,使營衛調和,祛除經絡中的各種致病的邪氣,氣血暢通,筋脈關節得以濡養、通得,從而治療各種疾病。
減壓的作用
拔火罐在機體自我調整中產生行氣活血、舒筋活絡、消腫止痛、祛風除濕等功效, 起到一種良性刺激,促其恢復正常功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