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療法是中醫特色療法中的一種,拔罐能夠有效的祛除體內的寒氣,對于腰酸、女性痛經等很多疾病都有治療作用。拔罐雖然好處多,但是也存在一些壞處,希望我們能夠清楚的了解到,下面我們就來看看拔罐療法吧。
目錄
1、拔罐療法的治病機理 2、拔罐療法的四類操作方法
3、拔罐的姿勢 4、拔罐療法的好處和壞處
7、拔罐可以治療白癜風 8、女性經期偏頭痛拔罐療法
9、腰痛拔罐療法
拔罐療法的治病機理
我們可以從中醫學以及現代醫學這兩種角度來看待拔罐療法。
中醫認為拔罐可以開泄腠理、扶正祛邪
疾病是由致病因素引起機體陰陽的偏盛偏衰,人體氣機升降失常,臟腑氣血功能紊亂所致。當人體受到風、寒、暑、濕、燥、火、毒、外傷的侵襲或內傷情志后,即可導致臟腑功能失調,產生病理產物,如淤血、氣郁、痰涎、宿食、水濁、邪火等,這些病理產物又是致病因子,通過經絡和腧穴走竄機體,逆亂氣機,滯留臟腑;淤阻經脈,終導致種種病癥。拔罐產生的真空負壓有一種較強的吸拔之力,其吸拔力作用在經絡穴位上,可將毛孔吸開并使皮膚充血,使體內的病理產物從皮膚毛孔中吸出體外,從而使經絡氣血得以疏通,使臟腑功能得以調整,達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中醫認為拔罐可以疏通經絡,調整氣血
經絡有“行氣血,營陰陽,儒筋骨,利關節”的生理功能,如經絡不通則經氣不暢,經血滯行,可出現皮、肉、筋、脈及關節失養而萎縮、不利,或血脈不榮、六腑不運等。通過拔罐對皮膚、毛孔、經絡、穴位的吸拔作用,可以引導營衛之氣始行輸布,鼓動經脈氣血,儒養臟腑組織器官,溫煦皮毛,同時使虛衰的臟腑機能得以振奮,暢通經絡,調整機體的陰陽平衡,使氣血得以調整,從而達到健身祛病療疾的目的。
現代醫學認為,拔罐療法在治療的時候罐里面形成的負壓作用,使得我們身體局部的毛細血管充血甚至還破裂,如果紅細胞破裂的話,我們的表皮就會有淤血,出現自家溶血的現象。這是也會產生一種組胺和類組胺的物質,隨著體液流到身體各處,刺激到每個器官,有著非常好的增強其功能活動,提高機體的抵抗力的作用。
現代醫學認為,拔罐負壓的刺激,能使局部血管擴張,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改善充血狀態,加強新陳代謝,改變局部組織營養狀態,增強血管壁通透性及白細胞吞噬活動,增強機體體能及人體免疫能力。
現代醫學認為,拔罐內壓對局部部位的吸拔,能加速血液及淋巴液循環,促進胃腸蠕動,改善消化功能,促進。加快肌肉和臟器對代謝產物的消除排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