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長:脊柱側彎,先天性脊柱畸形,脊柱結核等疾病的診治。
向 Ta 提問
-
腱鞘炎手術后還會復發嗎
腱鞘炎手術后通常會復發。腱鞘炎常發生在手指及腳趾的肌腱部位,和腱鞘反復摩擦引發的無菌性炎癥有關,會致使關節出現腫脹、疼痛,甚至影響正常活動。通過手術治療可控制病情,多數能達臨床治愈效果,但護理不當可能使局部炎癥加重,增加復發幾率。 腱鞘炎是常見炎癥性疾病,其引發原因較多:一是慢性勞損,如長期劇烈運動、關節受壓迫等;二是結締組織損傷;三是外傷;四是腱鞘受涼風刺激等。發病后會有關節腫脹、乏力、疼痛、皮膚發紅等表現,還可能形成明顯膿腫。手術治療有利于病情恢復。 在治療期間要按時到醫院復診,隨時觀察疾病恢復情況。 腱鞘炎手術后易復發,其多發于手指腳趾肌腱處,與無菌性炎癥相關,原因多樣,手術可控制病情,治療期間要復診觀察恢復情況。
2025-03-28 14:57:22 -
股骨頭壞死能痊愈嗎
股骨頭壞死通常難以痊愈,需依據具體嚴重程度來確定治療方式。其主要因各種因素導致股骨頭長期血液供應不足而出現缺血性病理改變,屬于不可逆病變,故難以實現痊愈。 一、輕度股骨頭壞死: 1.可采用保守治療,比如運用沖擊波,并配合使用活血化瘀的藥物,如紅花、三七等,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環,從而緩解癥狀。 二、較嚴重的股骨頭壞死: 1.若已產生局部結構變化,對髖關節功能造成影響,往往需要借助手術治療。比如髖關節置換手術,通過人工材料替代壞死組織,恢復髖關節功能。 平時還需注意減輕髖關節負荷,避免過多劇烈運動,以防加速髖關節內部病變。 總之,股骨頭壞死難以完全治愈,要根據病情嚴重程度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同時要注意日常對髖關節的保護。
2025-03-28 14:56:12 -
小腿骨折了一般幾個月可以下地走路
小腿骨折后多久能下地走路,取決于病情輕重。 一、小腿骨折的原因及癥狀: 1.原因:多由外傷、長期勞損等引起。 2.癥狀:患者常出現局部疼痛、腫脹、活動受限等表現。 二、不同病情下地走路的時間: 1.若癥狀較輕,只是輕微骨折且無明顯移位,通常2個月左右可下地走路。 2.要是癥狀嚴重,存在粉碎性骨折、明顯移位等情況,可能需要3個月左右才可下地。 三、注意事項: 1.下地走路前需復查,以防過早活動影響愈合甚至導致骨折再次移位。 2.治療期間患者可適當多吃雞蛋、雞肉、瘦肉等富含蛋白質和鈣質的食物,有助于身體恢復。 總之,小腿骨折患者下地走路的時間不能一概而論,要綜合多方面因素來判斷,同時要做好相關注意事項以促進康復。
2025-03-28 14:55:00 -
腰椎變形的治療方法
腰椎變形可通過保守治療或手術治療來緩解,具體如下。 一、保守治療 1.藥物治療 若患者出現這種疾病且癥狀較輕,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塞來昔布膠囊等非甾體類藥物,以緩解疼痛和炎癥等狀況。 2.局部按摩 通過按摩可一定程度上舒緩不適。 3.康復鍛煉 遵醫囑進行康復鍛煉,能促進疾病恢復,防止出現其他癥狀。 二、手術治療 若疾病較為嚴重,保守治療效果不佳,建議在醫生指導下通過棘突間融合撐開固定術等手術方式進行治療,避免出現嚴重的神經損傷等癥狀,以免影響患者正常工作和生活。 腰椎變形具體的治療方法,建議患者前往醫院進行詳細檢查后判斷,依據疾病情況在醫生指導下選擇合適的方式進行治療,以促進疾病恢復,減少其他疾病的出現。
2025-03-28 14:54:10 -
腰椎管狹窄做手術可以治愈嗎
腰椎管狹窄通過手術治療通常可徹底根治,不過一定要選正規醫療機構以降低手術風險。 一、腰椎管狹窄的病因可能包括: 1.先天椎管發育不全; 2.腰椎管退變; 3.外傷等。 二、其癥狀表現為: 1.癥狀較輕者可能無明顯不適; 2.嚴重時會出現下腰痛及坐骨神經痛。 三、診斷方法:可前往醫院,通過體格檢查、影像學檢查等來判斷。 四、治療方式: 1.癥狀嚴重者或保守治療無效時可采取手術治療,多數能根治,預后較好; 2.此外可進行康復訓練,前期可佩戴支具減少腰部活動,待身體逐漸恢復后,可適當進行體育鍛煉,有助于促進身體血液循環。 總之,對于腰椎管狹窄,要了解其病因、癥狀、診斷及治療等方面,以便更好地應對該疾病。
2025-03-28 14:5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