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長:專長于兒童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喘息性疾病、先天性心肺畸形以及電子支氣管鏡。肺炎,哮喘,肺結核等疾病的診治。
向 Ta 提問
醫學博士,教授,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呼吸科主任。
亞太醫學生物免疫學會第二屆學術委員會常委
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十七屆呼吸學組委員
美國胸科協會會員
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呼吸學組免疫協作組副組長
中華醫學會結核病學分會第十七屆委員會兒科分會委員
中國醫師協會呼吸醫師第十六屆分會兒科委員會委員
中國婦幼保健協會婦幼微創分會兒童呼吸介入組委員
中國醫藥教育協會第一屆兒科專業委員會委員
中國研究型醫院協會兒科專業委員會委員
中國微生物協會人獸共患病原學委員會委員
廣東省生物醫學學工程協會兒科與臨床工程分會主任委員
廣東省醫學會罕見病學分會呼吸病學組副組長
廣東省胸科協會兒科呼吸介入專委會副主任委員
廣東省醫師協會變態反應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展開-
冬天咳嗽主要原因是什么
冬天咳嗽可能由支氣管炎、感冒等引發。 一、感冒: 1.病因:可能由病毒感染引起,也可能由細菌感染導致。 2.癥狀:患者常出現咳嗽、流鼻涕、鼻塞、發燒、喉嚨不適等癥狀。 3.治療:應根據醫生指導建議,使用相應藥物治療。如使用解熱鎮痛藥物復方阿司匹林,抗組胺藥物馬來酸氯苯那敏,鎮咳藥物噴托維林,抗生素藥物青霉素、抗病毒藥物奧司他韋等。 二、支氣管炎: 1.病因:大多由病毒感染引起。 2.癥狀:主要癥狀為咳嗽、咳痰。 3.治療:需在醫生指導下,使用抗生素藥物如頭孢菌素、青霉素、紅霉素等,止咳化痰藥物如美沙芬,以及解痙藥物等進行治療。 總之,當冬天出現咳嗽時,要及時就醫明確病因,以便進行針對性的治療和處理。同時,在治療期間要注意休息、合理飲食等,促進身體的恢復。
2025-03-31 11:53:51 -
新型冠狀病毒傳播途徑
新型冠狀病毒的主要傳播途徑為飛沫傳播,接觸傳播、氣溶膠傳播和接觸傳播也需注意,不同傳播途徑的風險和傳播能力可能不同。 1.飛沫傳播 是主要傳播途徑。患者或無癥狀感染者在咳嗽、咳痰、打噴嚏或說話時,會將含有病毒的飛沫釋放到空氣中,其他人吸入這些飛沫后可能會感染新型冠狀病毒。 2.接觸傳播 如果手接觸了被病毒污染的物體表面,然后再觸摸自己的口、鼻或眼睛,也可能會感染新型冠狀病毒。 3.氣溶膠傳播 在相對封閉的環境中長時間暴露于高濃度氣溶膠情況下存在氣溶膠傳播的可能。 4.接觸傳播 由于在糞便及尿中可分離到新型冠狀病毒,因此應注意其對環境污染造成的接觸傳播。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傳播途徑的風險和傳播能力可能會有所不同,具體情況還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評估和判斷。
2025-03-31 11:53:50 -
塵肺和矽肺病的區別是什么
塵肺病屬于大類疾病,其中包含矽肺病。肺塵埃沉著病,即塵肺,指的是因長期吸入較高濃度生產性粉塵而引發的以肺組織纖維化為主要特征的全身性疾病。塵肺依照粉塵性質可分為五類:一、硅沉著病,也叫矽肺病,是因長期吸入含有游離型二氧化硅粉塵而導致的塵肺病;二、硅酸鹽肺,是由于長期吸入含有結合型二氧化硅(如石棉、滑石、水泥、云母等)的粉塵;三、混合性塵肺病,是由長期吸入含有游離型二氧化硅和其他粉塵形成的混合性粉塵(如煤硅);四、其他塵肺病,是因長期吸入其他粉塵(如鋁塵、鐵塵、錳塵等)引起的。矽肺病和塵肺病的差別在于矽肺被包含在塵肺病中,生產性粉塵對勞動者的生命安全有危害,應注重防護并按時體檢。 塵肺病包含矽肺病,塵肺有多種分類,生產性粉塵有危害,要做好防護和體檢工作。
2025-03-31 11:53:50 -
新冠反復發燒多少度
發燒度數因人而異的因素有個體差異、病情嚴重程度、治療方法和其他因素。 1.個體差異 不同人的免疫系統對新冠病毒的反應不同,因此發燒的度數也會有所差異。 2.病情嚴重程度 一般來說,病情越嚴重的患者,發燒的度數可能越高。 3.治療方法 患者接受的治療方法也可能影響發燒的度數。例如,使用退燒藥可能會使體溫暫時下降,但如果病因沒有得到解決,體溫可能會再次升高。 4.其他因素 患者的年齡、健康狀況、基礎疾病等因素也可能影響發燒的度數。 需要注意的是,發燒只是新冠病毒感染的癥狀之一,患者還可能出現咳嗽、乏力、呼吸困難等癥狀。如果懷疑自己感染了新冠病毒,應及時就醫,并遵循醫生的建議進行治療。同時,患者應注意休息,多喝水,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以促進身體的恢復。
2025-03-31 11:53:49 -
新型冠狀病毒體溫多少正常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正常體溫范圍是36.3℃至37.2℃,但診斷需結合臨床癥狀、流行病學史、影像學檢查等綜合判斷,出現發熱、咳嗽等癥狀應及時就醫并告知相關信息,同時注意自我防護。 在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后,患者可能會出現發熱、咳嗽、乏力、呼吸困難等癥狀,但這些癥狀也可能出現在其他疾病中。因此,如果懷疑自己感染了新型冠狀病毒,應及時就醫,并主動告知醫生自己的旅行史和接觸史,以便醫生進行準確的診斷和治療。 此外,對于密切接觸者和高風險人群,如醫護人員、老年人、患有基礎疾病的人群等,應加強自我防護,如佩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等,以減少感染的風險。如果出現發熱、咳嗽等癥狀,應及時就醫,并主動告知醫生自己的接觸史和旅行史,以便醫生進行及時的診斷和治療。
2025-03-31 11:5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