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長:兒童難治性腎病,先天性腎病等疾病的診治。
向 Ta 提問
-
慢性腎炎怎么得來的
慢性腎炎的引發原因包括感染、原發性腎小球疾病、高血壓、糖尿病等。具體如下: 一、感染:患者可能因上呼吸道感染或身體其他部位感染而導致慢性腎炎。 二、原發性腎小球疾病:大部分慢性腎炎患者是由其他原發性腎小球疾病演變而來,會使患者出現水腫、血尿、高血壓等癥狀。 三、高血壓、糖尿病:患者本身患有這些病癥時,會加重腎臟負擔,讓腎臟長期處于超負荷工作狀態,進而造成腎臟損傷,逐漸發展為慢性腎炎。 慢性腎炎患者會有多種表現,比如可能出現血尿或尿液渾濁、泡沫增多,還可能有面部、眼瞼部位水腫,部分患者會有腰膝酸軟、食欲不振等情況。若不及時治療,還可能引發貧血、心血管疾病、電解質紊亂等一系列慢性腎衰竭并發癥。 對于慢性腎炎患者,要積極配合醫生對癥治療,如在醫生指導下服用馬來酸依那普利片、氯沙坦鉀等藥物來控制血壓升高、減少蛋白尿,以延緩腎功能的進一步惡化。
2025-03-21 15:01:04 -
糖尿病腎衰竭晚期癥狀
糖尿病腎衰竭是常見的糖尿病慢性并發癥,其晚期癥狀包括尿量減少、嚴重水腫、貧血等。 一、尿量減少:當出現糖尿病腎衰竭后,患者腎臟的濾過功能會遭受嚴重損害,這可能導致腎小球濾過膜受到損傷,從而無法有效地清除代謝產物,進而使得尿液量明顯減少。 二、嚴重水腫:在腎衰竭的情況下,腎小球濾過功能下降,血漿蛋白也會降低,并且不能正常地排出體內多余的液體,于是就會導致液體在組織間隙大量積聚,從而引發嚴重的水腫現象。 三、貧血:腎衰竭還會致使患者的造血功能受到損害,不能釋放出足夠的促紅細胞生成素,這樣一來就可能導致紅細胞生成不足,進而出現貧血狀況。 此外,還可能出現骨質疏松癥、神經系統損害、高鉀血癥、高血壓、心包積液、心力衰竭等一系列不適癥狀。建議患者及時前往醫院進行就診檢查,可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格列齊特緩釋片、格列吡嗪片、格列喹酮片等藥物來進行治療。
2025-03-21 15:01:04 -
女性尿毒癥會不會傳染
尿毒癥不會傳染,其是各種晚期腎臟病共有的臨床綜合征,有多種原因可引發,患者免疫系統脆弱,易感染疾病。日常接觸、性生活等不會傳染,但需注意衛生,患者需定期透析或腎移植治療。 引起尿毒癥的原因有很多,如原發性腎小球腎炎、慢性腎盂腎炎、高血壓腎小動脈硬化、糖尿病腎病、繼發性腎小球腎炎、腎小管間質病變、遺傳性腎臟疾病以及長期服用解熱鎮痛劑類、接觸重金屬等。 尿毒癥不是一種傳染病,不會通過任何方式在人與人之間傳播。與尿毒癥患者進行日常接觸、性生活、擁抱、共用餐具等行為都不會被傳染。 需要注意的是,尿毒癥患者的免疫系統可能較為脆弱,容易感染疾病。因此,在照顧尿毒癥患者時,應注意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避免感染。同時,尿毒癥患者也需要定期進行透析或腎移植等治療,以維持生命。如果您對尿毒癥或其他健康問題有任何疑問,建議咨詢專業的醫生或醫療保健提供者。
2025-03-21 15:01:04 -
尿毒癥初期有哪些癥狀
尿毒癥初期通常會有食欲下降、惡心、嘔吐等表現,對此需及時配合醫生治療。 尿毒癥并非單獨的一種病,而是各類晚期腎臟病共同具有的臨床綜合特征,屬于慢性腎衰竭的最終階段。在尿毒癥初期,尿毒素會對腸胃道產生刺激,進而致使患者出現食欲不振、不想吃飯的情況,隨后便會伴有惡心、嘔吐等癥狀。隨著尿毒癥病情的發展,還會讓患者出現水腫、意識障礙等現象。由于尿毒癥毒素蓄積會導致心血管、血液、內分泌以及呼吸等系統功能異常,所以必須及時進行醫治,以防病情惡化。對于尿毒癥的治療,通常會采用腎臟移植術,通過這種方式可以恢復患者的腎臟功能,減輕患者的不適癥狀。 尿毒癥患者要做到定期檢查腎功能,嚴密監測血壓,保持呼吸通暢。在飲食方面,可以食用優質蛋白,例如雞蛋、牛奶、瘦肉等。 總之,尿毒癥患者要重視初期癥狀,積極治療,同時做好各項相關檢查和日常護理,以更好地控制病情。
2025-03-21 15:01:04 -
尿毒癥透析多少錢
通常情況下,尿毒癥患者透析一次的價格會因多種因素而有所不同,一般在500元至1萬元之間。具體價格和以下因素有關: 一、地區經濟情況。不同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存在差異,這會影響透析的費用。 二、透析方式。 1.腹膜透析 如果患者選擇腹膜透析,且自身年齡較小,又沒有出現其他并發癥,那么可能一次透析需要500元左右。 2.血液透析 若患者選擇血液透析,同時年齡較大,還存在其他疾病,那么可能一次透析需要1萬元左右。 尿毒癥可能由腎小球腎炎、糖尿病腎病等原因引發,患者通常會有皮膚瘙癢、惡心、嘔吐等癥狀,可遵醫囑通過透析來治療。在日常生活中,患者應注意多休息,確保有充足的睡眠時間,避免熬夜,還可以適當參加戶外運動,如散步、做操等,這對病情的恢復是有幫助的。 總之,尿毒癥患者透析的價格受多種因素影響,患者應關注自身病情并遵循醫囑進行治療和日常護理。
2025-03-21 15: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