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長:兒童哮喘、兒童慢性咳嗽、小兒間質性肺病及呼吸系統疑難病的診治。
向 Ta 提問
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第十七屆委員會兒科人文建設委員會委員,中華醫學會兒科分會呼吸學組小兒間質性肺病協作組委員,中華醫學會廣東分會小兒呼吸學組秘書兼委員,中華醫學會廣東法學分會醫療與企業事務學組副組長,廣東優生優育協會第七屆理事會兒童營養與健康專業委員會委員及兒童過敏免疫專業委員會委員廣州市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第八屆委員會委員碩士研究生,畢業于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廣州醫科大學兼職教授。2009年曾受衛生部指派赴河南協助當地兒童重癥手足口病的救治工作,2015年美國霍普金斯醫院訪問學者。2017年當選首屆南粵好醫生,第三屆羊城好醫生”,2017胡潤平安中國好醫生榜上有名。
展開-
體溫多少度是新型冠狀病毒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可能出現發熱、咳嗽、乏力、呼吸困難等癥狀,但這些癥狀并非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所特有,也可能由其他疾病引起。如果懷疑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應及時就醫并告知醫生相關情況,以便準確診斷和治療。 除發熱外,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還可能出現咳嗽、乏力、呼吸困難等癥狀。但這些癥狀也并非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所特有,其他呼吸道疾病也可能出現類似表現。 如果懷疑自己感染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應及時就醫,并告知醫生自己的旅行史、接觸史等。醫生會根據患者的癥狀、體征以及實驗室檢查結果,綜合判斷是否感染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 如果確診感染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應積極配合醫生進行治療。同時,應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手,保持室內通風,避免前往人員密集場所。
2025-03-31 11:53:37 -
喉嚨有痰咳嗽是新型冠狀病毒嗎
新冠指的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若喉嚨老是有痰,可能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所致,也可能是普通感冒或肺炎等情況。對此,應及時前往醫院進行檢查。 一、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當患者受到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后,容易引發呼吸道炎癥,進而出現咳嗽、咳痰、胸悶等一系列癥狀。如果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結果呈陽性,那就表明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 二、普通感冒:要是患者伴有打噴嚏、流鼻涕等表現,則有可能是普通感冒。 三、肺炎:倘若出現發熱咳痰、肺部疼痛等情況,也可能是肺炎。 為明確發病原因,建議患者到醫院接受血常規檢查、CT檢查等,之后依據結果進行針對性治療,以防對身體健康造成不良影響。 總之,喉嚨有痰的原因多樣,需通過相關檢查來準確判斷,以便采取恰當的治療措施。
2025-03-31 11:53:36 -
產婦發燒怎么退燒
產婦發燒后可采用物理降溫、多喝水、調整室內溫度、注意休息等方法退燒,如持續不退或伴有其他癥狀應及時就醫,期間暫停哺乳,退燒藥需遵醫囑。 1.物理降溫:用溫水擦拭手心、腋窩、腹股溝等部位,或使用冰袋冷敷額頭、頸部等。 2.多喝水:發燒會導致身體水分流失,多喝水可以補充水分,促進新陳代謝,有助于退燒。 3.調整室內溫度:保持室內溫度適宜,避免過熱或過冷。 4.注意休息:產婦需要保證充足的睡眠,以提高身體免疫力。 5.及時就醫:如果產婦發燒持續不退或伴有其他癥狀,如寒戰、頭痛、咳嗽等,應及時就醫,以便明確病因并進行治療。 需要注意的是,產婦在發燒期間應暫停哺乳,以免影響嬰兒健康。同時,在使用退燒藥時,應遵循醫生的建議,避免自行用藥。
2025-03-31 11:53:36 -
新型冠狀病毒早期癥狀及表現
新型冠狀病毒是一種不同于以往呼吸道病毒的未知病毒。它感染后的最初癥狀多為呼吸系統癥狀,如發燒、咳嗽等,之后病人會逐漸出現呼吸困難,老年人和免疫抑制者會有非典型癥狀,重癥病人會引發重癥肺炎等一系列極難糾正的癥狀,具體表現為呼吸困難等。 1.新型冠狀病毒是一種未知的病毒,和以往的呼吸道病毒如腺病毒、SARS、MERS等都不一樣。 2.其感染后的最初癥狀并不具有特定性,多數為呼吸系統癥狀,像發燒、咳嗽、胸悶、喉嚨痛以及鼻塞。 3.病人會逐漸出現呼吸困難,老年人和免疫抑制者會呈現出非典型癥狀。重癥病人會引發重癥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膿毒性休克和代謝性酸中毒,這些癥狀極難糾正,具體表現為呼吸困難、脈搏微弱、皮膚瘀斑、少尿等。
2025-03-31 11:53:34 -
咳嗽能不能吃山藥
咳嗽一般可以吃山藥。山藥富含蛋白質、氨基酸、淀粉、礦物質等營養成分,營養價值頗高,適量食用可為人體提供養分,有益于身體健康。 一、咳嗽患者食用山藥需注意適量,過多食用可能引發胃腸功能紊亂,導致消化不良、腹痛、腹瀉等癥狀,進而加重身體不適。 二、咳嗽者平時的飲食應以易消化且富有營養的食物為主,比如蔬菜瘦肉粥、面條等。適宜食用一些富含維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像蘋果、香蕉、橙子、空心菜、菠菜等。但要避免進食油炸、油膩以及辛辣、刺激的食物,尤其不可暴飲暴食,同時也要避免食用魚、蝦、蟹等海鮮,以免加重咳嗽、咳痰的癥狀,對病情恢復產生影響。 總之,咳嗽患者不必過度緊張焦慮,可適量食用山藥,并密切觀察自身狀況,若有其他不適應及時就醫。
2025-03-31 11:5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