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現在是不是每天工作學習的時候都哈欠連天呢?現在天氣越來越暖了,很多人都出現了春困越來越嚴重的情況,那么到底什么是春困呢?春困怎么辦呢?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治療春困的方法有哪些吧!
其實我們說的春困并不是一種疾病,而是我們人體應對季節變化的一種正常的生理反應,對于這種情況的出現我們應該要正常的應對方式的,不能忽略掉的。
什么是春困
寒冷的冬天,人體受到低溫的影響和刺激,皮膚的毛細血管收縮,血液流量相對減少,汗腺和毛孔也隨之閉合,減少了熱量的散發,以維持人體正常體溫。
進入春季后,隨著氣溫的升高,人的身體毛孔、汗腺、血管開始舒張,皮膚血液循環也旺盛起來。這樣一來,供給大腦的血液就會相對減少。
隨著天氣變暖,新陳代謝逐漸旺盛,耗氧量不斷地加大,大腦的供氧量則必然就顯得不足了。加上暖氣溫的良性刺激,使大腦受到某種抑制。因而人們就會感到困倦思睡,總覺得睡不夠。但是值得人們注意的是,其中也含有一些病理因素,一些“春困”是疾病的表現。
比如:精神病發作前所出現的抑郁癥狀;肝炎前期的低熱嗜睡現象;糖尿病、心臟病等慢性病因體虛引起的困乏。有人還發現,高血壓患者在春天嗜睡,哈欠頻頻,很可能是中風的先兆。因此,疾病引起的“春困”,應及時去醫院檢查確診。
治春困按摩五個穴位
1、四神聰穴
經常按摩此養生穴位,可促進頭部血液循環,增加大腦供血,起到醒神益智、助眠安神、消除疲勞、強健精神的養生功效;同時還有祛除頭皮瘙癢、增加毛發生長、減少皮屑脫落等作用。按摩方法為:用手指有節奏敲擊或逐一揉、按左右神聰穴,再逐一揉、按前后神聰穴,共3分鐘。
2、二間穴
二間穴取穴方法為微握拳,在手食指本節(第2掌指關節)前,橈側凹陷處。用雙手手指指腹端按壓此養生穴位。按摩二間穴的保健養生功效主要有:治嗜睡,二間配三間,有提神解困作用。治目翳,二間配合谷,有散目翳作用。
3、神門穴
神門穴在腕部,腕掌側橫紋尺側端,尺側腕屈肌腱的橈側凹陷處。常按此養生穴,對心慌、心悸以及失眠都有很好的保健作用。按揉此養生穴位力量不需要太大,也不必追求酸脹感。
4、內關穴
內關穴位于前臂掌側,當曲澤與大陵的連線上,腕橫紋上2寸,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內關穴的按摩養生方法很簡單,用一只手握緊被按摩的手的手腕處,使第一只手的大拇指垂直按在內關穴上。用指尖有節奏地按壓此養生穴位,按摩以產生酸、麻、脹的感覺為好。
5、三陰交
三陰交位于小腿內側,當足內踝尖上3寸,脛骨內側緣后方。此養生穴位為脾經、腎經、肝經交會之處,應用廣泛,除可健脾益血外,也可調肝補腎。亦有安神之效,可幫助睡眠。
以上介紹的穴位按摩治療春困的方法簡單實用,如果我們能找準穴位堅持按摩可以幫助我們緩解春困的情況,如果你每天都覺得睡不夠的話請一定要試試穴位按摩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