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泉穴
屬足少陰腎經,位于足內踝后下方,跟骨結內前上方,在太溪下一寸陷中。常點、按此穴可防治目視不明,小便不利,月經不調,經閉,痛經,子宮脫垂等。水泉穴系屬足少陰腎經之郄穴有調補肝腎的功能。
陽陵泉
屬足少陽膽經,屈膝或垂足取穴。在小腿外側,腓骨小頭前下方凹陷中。常點、按此穴能防治胸滿、脅痛、黃疸、嘔吐、腰痛、坐骨神經痛、肋間神經痛、肝炎、膽囊炎、高血壓、膝部紅腫、下肢腫痛、癱瘓、半身不遂、小兒麻痹后遺癥等。陽陵泉系足少陽膽經之合穴,也是八會穴中之筋會。有疏肝膽、清濕熱、疏筋利節的作用。
陰陵泉
屬足太陰脾經,仰臥或垂足取穴,在膝窩里面橫紋頭下二寸,脛骨頭下緣凹陷中。常點、按此穴能防治腹痛、脹滿、水腫、泄瀉、小便不利、遺精、遺尿、尿閉、月經不調、帶下、陰痛、腿膝腫痛、麻痹等。陰陵泉屬足太陰脾經之合穴,也是下肢腧穴中較常用的經穴之一。主治脾腎二經癥候。此穴有溫、運中焦,清利下焦之功。故凡由中焦虛寒與下焦濕熱所致的病癥皆可選用此穴施治。
曲泉穴
屬足厥肝經,屈膝取穴,在髕骨(膝蓋)內側,膝橫紋頭內側之上凹陷中。常點、按此穴可防治小腹腫痛、疝氣、陰股痛、遺精、小便不利、尿閉、陰部癢痛、癥瘕、月經不調、子宮脫垂、腿膝腫痛等。曲泉穴屬足厥肝經之合穴,常用于治療濕熱下注之陰癢、溲難、小腹腫痛等病癥,尚有升舉下陷治療陰挺的作用。此穴能理氣活血,清熱除濕,疏筋利節之功能。
天泉穴
屬手厥陰心包絡經,垂臂取穴,在臂前面腋橫紋下二寸,兩筋之間。常點、按此穴可防治心痛、咳嗽、胸脅脹痛、臂內側痛。此穴有疏經活絡功能。
極泉穴
屬手少陰心經,舉臂手掌向內避開動脈取穴,在腋窩正中,兩筋間凹陷中,又是人體腋窩的“敏感區”,蘊藏豐富的血管、神經和淋巴結,經常點按這個區域,可有效改善胸痛、咳嗽、脅肋庝痛、臂叢神經痛、上肢麻痹等,可促進血液循環。毎日早晚各一次,點按腋窩時左手手指(第二、三、四、五指并攏)置于右腋窩內,右手手指置于左腋窩內,先順時針旋轉6次,再逆時針旋轉6次,如此反復進行3~5分鐘按摩。用力要適度,勿擦傷腋窩內皮膚。
廉泉穴
屬任脈,仰靠取穴,在結喉上方凹陷中。常點、按此穴可防治舌下腫痛、舌強、舌弛緩、囗瘡、流涎、癭氣、暴啞、咳嗽、哮喘、咽喉腫痛、吞咽困難等。廉泉穴系任脈和陰維脈之會穴,有通利咽膈、清熱化痰的功能。
身體六大止痛穴位
當身邊的人疾病突發的時候,常常因沒有任何防備的情況往往手忙腳亂,不知該如何是好。甚至只能眼睜睜的看著自己的親人痛苦不已,甚至是喪命黃泉。今天老中醫教你6大救命穴位,讓你點穴就能實現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