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經絡運行氣血
各臟腑脈象均在左右寸口按經脈循行路線長短和臟腑位置呈規律性分布。
按照臟腑位置和經脈路線可以準確把握疾病所在臟腑及經脈。
六淫邪氣侵襲、臟腑先天稟賦不足,以及氣候、飲食、情志等因素均可影響經脈循行,從而影響寸口脈象變化。
經絡是運行氣血,聯系臟腑、體表及全身各部的通道,五臟六腑各有兩條經脈呈對稱分布。
根據經脈循行路線的長短及所經上、中、下三焦,各臟腑脈象均在左右寸口按經脈循行路線長短和臟腑位置呈規律性分布。
若臟腑經脈受外邪侵襲、內生病邪或由其他經脈傳到本經時,均有相對應的脈象變化。
肺朝百脈,有統帥百脈顯于寸口的作用。同時,肺又主氣,臟腑經脈以無形之氣而循行周身。
足三陽經從頭走足,足三陰經從足走腹、胸,手三陰經從胸走手,手三陽經從手走頭面而下絡其對應臟腑,五臟六腑經脈都經過肺或肺系,肺統帥諸經脈亦顯于寸口。
正常人的脈象,三部均有脈,一息四或五至(相當于72~80次/分),不浮不沉,不大不小,從容和緩,柔和有力,節律一致。
尺脈沉取而有力,并隨生理活動及氣候環境的不同而出現相應正常變化。
肺脈
肺為五臟六腑之華蓋,其位淺。其經脈從肺走手,在寸口所對應的脈位亦淺,脈位在左右手的寸部。
正常肺經脈象與其他經脈之氣在寸部的顯現從容和緩,節律一致,協調有序。
當肺有病邪傳至經脈時,左右手的寸部根據病邪的不同而有相對應的變化。
若風寒襲肺,經脈受風寒而拘緊,故左右手寸部均見浮緊;若風熱襲肺,風熱邪氣傳至經脈,經脈受熱而動,故左右手寸部脈象均見浮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