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腰痛經絡按摩
經絡學說是《內經》論述經絡的生理功能、病理變化以及在診斷和治療上的應用的理論。
經絡學說是古人在長期的臨床實踐中,通過應用氣功、推拿按摩、針灸、穴貼膏藥和外敷中藥等治法。
逐漸發現了穴位及經絡傳導現象,以及體表部位(穴位)病變與內臟病變的關系。
然后在整體觀念指導下,按照實踐中發現的一些經絡現象以及各類疾病的聯系進行歸納、總結而形成的。
《內經》把一切致病的因素統稱為“邪氣”,而把人體的抗病能力統稱為“正氣”。
“正氣內存,邪不可干”、“邪之所湊,其氣必虛”是中醫主要的病理機制。
在骨科診斷急慢性腰腿痛、腰椎間盤突出癥、坐骨神經痛的病因里,有意外的創傷,有慢性的勞損。
創傷和勞損都損傷氣血,繼而導致局部軟組織粘連、肌肉筋骨失養,引發疼痛、正氣虛弱。
如遇到六淫侵犯,就會產生肌肉筋骨的痹痛等疾病,造成氣血運行紊亂而出現“瘀癥”。
祖國醫學認為,“瘀血不祛,新血不生,不通則痛,通則不痛。”
臨床中根據人體的經絡走向,在病灶的周圍及疼痛的關節穴位貼膏藥、外敷中藥(利用藥性通過皮膚的表層深入體內。
運行臟腑、氣血之間,使氣血疏通、陰陽平衡。
通過冬病夏治使之寒冬不再發生頸肩關節以及腰部神經麻木、酸脹、刺痛等癥狀,見效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