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中醫經絡理療
1. 初癥狀為疲乏、失眠、煩悶、耳鳴、眼花,時有頭暈、心悸、記憶力減退,休息后可消失。血壓明顯升高時,可出現頭暈加重,頭痛,甚至惡心、嘔吐。
在勞累或情緒激動等引起血壓迅速升高時,癥狀尤其明顯。 2. 多數患者沒有癥狀,僅僅在體檢或發生急性心腦血管疾病時,才發現高血壓。
3. 在收縮壓≥140mmHg、舒張壓≥90mmHg且持續存在時,可確診為高血壓。
4. 四種人存在極大的發病風險:父母一方或雙方患有高血壓,日常飲食口味偏咸,有嗜煙、嗜酒習慣,體形肥胖或超重。
高血壓病與中醫里的“頭痛”、“眩暈”、“中風”的病癥相關。
1. 眩暈
中醫認為“眩暈”的發生,屬虛癥者居多。如陰虛則肝風內動,血少則腦失所養,精虧則髓海不足,都容易導致眩暈。其次,疾濁壅遏或化火上蒙,也可能導致眩暈。
2. 頭痛
頭痛的病因很多,但不外乎外感和內傷兩大類。內傷疾病導致氣血逆亂,瘀阻經絡,腦失所養,也可能發生頭痛。
3. 中風
中風的主要病因,在于患者氣血虧虛,以及心、肝、腎陰陽失調,加上憂思惱怒、飲酒飽食、房事勞累、外邪侵襲等誘因。
導致氣血運行受阻,肌膚筋脈失于濡養;或者陰虧于下,肝陽暴張,形成上實下虛、陰陽互不維系的危急癥候。
下面四種人,要格外留意血壓變化
在現代社會,人們的飲食口味偏重,肉類食物偏多,導致鹽分、脂肪攝入量過大。加上生活習慣也不好,多食少動,使得肥胖人群不斷增加,這些都是導致高血壓的危險因素。
所以,下面四種人,應該格外關注自己的血壓變化:
一是父母一方或雙方患有高血壓;
二是日常飲食口味偏咸;
三是有嗜煙、嗜酒習慣者;
四是體型肥胖或超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