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頭痛、牙疼、三叉神經痛、腎絞痛、痛經、胃痛、膽絞痛、心絞痛、坐骨神經痛、肋間神經痛、四肢關節疼痛、手術后疼痛等各種疼痛均有明顯的止痛作用。
針刺麻醉也是在針刺能夠止痛的這一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據報道,針刺命門穴、腰俞穴、帶脈穴。
總之,通過針刺一定的穴位,對人體一定的區域,可產生一定的止痛作用,這也是經絡穴位療法的重要治療作用。
2、經絡穴位療法對疾病的治療作用
祖國醫學把陰陽學說作為它的重要理論組成部分,它認為宇宙間的任何事物都包含著相互對立、相互轉化、相互依存的陰陽兩個方面。
它們代表一切事物中所存在的對立統一關系,如天為陽、地為陰,日為陽、月為陰,晝為陽、夜為陰。
白晝又分為上半天是陽中陽、下半天是陽中陰,夜間上半夜是陰中陰、下半夜是陰中陽等。
而且它也貫穿在人的生理、病理、診斷、治療、用藥等各方面。如在生理上,以陽代表皮毛、肌肉、筋骨,以陰代表體內臟腑,即外為陽、內為陰。
而人體內臟腑,其中六腑為陽、五臟為陰。從器官和它的功能上分,氣為陽、血為陰,功能為陽、組織器官為陰。
這一陰一陽的動態平衡,維持著人體生命活動正常運行的健康狀態。祖國醫學認為疾病的發生,乃是陰陽平衡失調的結果。
陰盛則陽病、陽盛則陰病,如果陰陽離決則整個生命也就停止了。
而經絡穴位療法具有打通經絡、暢通氣血、平衡陰陽的功效,從而起到祛除疾病的作用。
表現在對亢進的、興奮的、痙攣的組織器官具有抑制作用,而對虛弱的、抑制的、遲緩的組織器官具有興奮、增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