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絡養生對感冒的好處
如果單純感冒引起的咳嗽,一般來說,中醫里將感冒分為風寒感冒及風熱感冒、表里兩感、胃腸型及暑溫型感冒,對癥施藥才能治愈感冒,反之病好不了,還會加重病情。
如果是肺部炎癥的話,中醫將咳嗽分為風熱、風寒兩型,如未得到積極治療,或體質較弱者遷延不愈,還可進一步發展為溫病(風溫),相當于現代醫學中的急慢性支氣管炎及肺炎。
溫病主要是從衛氣營血辨證的,肺炎主要是邪在衛分、氣分,主要是一些表癥,比如出汗、怕冷,繼而發展為高熱、煩渴,可以用發散清熱的中藥。
同時,市民還可以試試潤肺防燥的經絡,對肺做個“補水”防“秋燥”.手太陰肺經是十二經脈循行的起始經脈,經脈的循行與肺臟相連,并向下與大腸相聯絡。
所以,肺與大腸是相表里的臟腑。肺臟在五臟六腑中位置高,呈現圓錐形,其葉下垂,很像戰國時期馬車的傘蓋,因此有“五臟六腑之華蓋”之稱。
由于肺經位于上肢內側,平常看電視、等車等空閑時間都可以用手掌拍一拍該經所循行的位置,不過力度一定要輕。
因為人的肺氣是永遠都不會多,只會變少,因此輕度拍打是補氣,而用力過重的話,就會“瀉”氣。因此,每次輕輕拍打1-3分鐘即可。
《黃帝內經》中說,寅時(3:00-5:00)經脈氣血循行流注至肺經,肺有病的人經常會在此時醒來,這是氣血不足的表現。
保養肺經此時按摩好,但此時正是早上睡眠的時間。因此,可在同名經上,也就是足太陰脾經當令的時段(上午9:00-11:00),對肺經和脾經進行按摩。
一穴多用養生法
1、按摩:用大拇指按揉200次,每天堅持,能夠防治上述疾病。
2、艾灸:用艾條溫和灸5-20分鐘,長期堅持。
3、拔罐:用火罐留罐5-10分鐘,隔天1次。
4、刮痧:從上向下刮拭3-5分6天鐘,隔天1次,以出痧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