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是中醫養生中常見的一種,按摩手法有很多種,不同的手法對于治病的療效也是不一樣的。按摩能夠很好的調節我們的五臟六腑,還能夠起到減肥、美容、治療疾病等作用。下面我們就來詳細了解下按摩手法吧。
目錄
1、按摩手法調節五臟六腑 2、中醫按摩手法有哪些
按摩手法調節五臟六腑
中醫有著很悠久的文化,中醫預防和治療疾病的效果是非常顯著的,其中按摩是中醫中的一種手段,也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保健手法。中醫按摩的原則實證應該順時針施術,是為了瀉,虛證時應該逆時針方向施術,是為補。而且你知道嗎,按摩手法的方向不一樣效果也不一樣哦。
一搓
選擇舒適的姿勢坐好,坐好后將兩腳分開至與肩同寬。放松身體的同時將兩手掌對搓生熱。手掌熱了之后將其放到腰眼穴(第四腰椎脊突左右各3.5寸)用力揉搓。在這個過程中要注意調整呼吸,盡可能呼吸得深一些,以助增強腎的功能。
揉搓的范圍盡可能大一點,這不僅對腰有好處,對尾骨部位也能起到按摩的功效。稍停約3次-5次呼吸后,兩手掌順腰椎兩旁,上下用力搓動,向下至長強穴(尾骨尖與肛門之間),向下搓于兩臂后屈盡處,連續36次。
二捏
揉搓之后,腰及其周圍的經絡得到了疏通,因此會有發熱的感覺。在這種狀況之下,我們要再接再厲,對命門穴(與肚臍眼平行,第二腰椎棘突下)以下,捏至尾椎處。夾捏的過程中,要集中精神,捏一下松一下,反復夾捏3~4次即可。
三摩
經過夾捏之后,命門穴至尾椎處的肌肉會處于比較緊張的狀態,為此我們下面要做的工作就是對其進行放松。動作比較簡單,先將兩手輕握拳,拳眼向上,以掌指關節突出部分在兩側腰眼穴處做旋轉揉摩。先以順時針方向旋摩18圈,再以逆時針方向旋摩18圈。兩側可同時進行,也可先左后右進行。
四握
兩手輕輕握拳,拳眼向下,同時用兩拳的掌面輕叩(以不痛為度)骶尾部。左右拳各叩3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