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部的按摩方法
頭部的局部按摩可防治失眠、頭痛、精神不振、眩暈頭昏、失眠多夢、耳嗚、神經衰弱、脫發白發、面色晦暗等:頭部的整體按摩可防治肢體癱瘓麻木、耳聾失語、高血壓、面神經麻痹等。總的來說,堅持對頭部進行按摩,可使督脈、磅胰經等循行于頭部的經給氣血通暢.活躍大腦的血液循環,增加大腦的供血量,促進神經系統的興奮、起到清腦提神、強身健體、烏秀發、改善面色的作用。接下來,小編給大家說說頭部的按摩方法,全面的按摩方法!
按摩方法
擦法:用手指或手掌在皮膚表面往返摩擦。動作應緩慢,不要用力,要有節奏地進行,切不可以忽快忽慢,要均勻適度。這種手法能起到舒筋活骨的作用,可以提高皮膚溫度,潔膚,使皮膚具有光澤,改善汗腺皮脂腺的功能。
按法:用中指的指腹在合適的穴位有節奏地,一起一落地進行按摩。要求用手腕的力量帶動操作部位,配合呼吸有節奏地平衡操作。力度應由輕到重,逐漸增加。用力的輕重,應視按壓的部位不同,也應考慮被按摩者的舒適程度。按法能夠疏通經絡,開導閉塞,化滯鎮痛,舒展皮膚??梢越档瓦^度的神經興奮,放松肌肉,改善組織的血液循環,改變淋巴管內的淤滯狀態。
摩法:用手指或指腹在所選定的穴位或體表的某部位上做與皮膚平行的輕緩的回旋移動。要求按摩時動作輕柔、緩和,不要時輕時重。這種手法有和中理氣的作用,能消積導滯,消炎退熱,消腫散寒,調節氣血,止痛消皺。能改善汗腺和皮脂腺的功能,提高局部皮膚溫度,促使衰老細胞脫落,加速血液、淋巴循環。
拿捏法:將拇指與食指,中指或用拇指與其余四指彎曲成弧形,在所選定的穴位或肌肉豐滿的部位,一握一松地用力拿捏,常用于頸背部斜方肌或肩部三角肌部位的按摩。拿與捏的區別在于,從手形上看,拿法是呈弧形的,捏法是呈鉗形的。拿法施力的面積比較大,捏法則比較小。操作時,以手指的活力來帶動操作部位。拿法刺激性較小。操作時應舒緩有力,動作要連貫、協調,由輕漸重。拿捏法能開導閉塞的經脈,調和氣血,疏松肌腱??梢约訌娧旱难h,改善局部新陳代謝,增強關節的靈活性和肌肉的收縮能力。
拍法:雙手或單手手掌附著于皮膚,上下交替,有節奏地輕拍所選定的穴位或某一部位。動作要用力適度,不可重拍,要注意節奏,要用腕力而不是臂力。能行氣止痛,放松肌肉,消除疲勞。
敲法:兩手合掌上下做有節奏的擊打。按摩時要求腕關節放松,手指要有反彈力,速度可快可慢,以被敲部位感覺舒服為宜。能鎮靜安神,消除肌肉疲勞。
捏提法:用拇指和食指捏起面部皮膚做一個瞬間動作。力度要輕,捏提面部皮膚的面積要小,一捏一放要有規律。這種按摩手法能夠刺激皮膚,防止肌肉松弛,延緩皮膚衰老。刺激皮脂腺體與汗腺,保持皮膚光滑、潤澤。
啄法:雙手自然彎曲,指端在面部皮膚上做快速的連續點狀接觸,方向與面部垂直,以雀啄式做上下擊打動作。啄法全靠腕力,兩手指尖觸及被按摩處,用力不可過重,尤其是對于眼部的時候,應以被按摩部位感覺舒服為宜。此法用力輕而緩慢,能起到抑制神經、鎮靜安神的作用。用于眼部,有消除眼部疲勞、預防眼袋的作用。
頭部按摩的好處
頭為十二經絡的諸陽經聚會之處,百脈所通,系一身之主宰,對控制和調節人體的生命活動起著極其重要的主導作用。經穴按摩頭部,可以促進清陽上升,百脈調和,清醒頭腦,增強記憶,防治神經衰弱、高血壓、面神經麻痹、感冒及神經性頭痛等疾病。
古人對頭發的養生有豐富的經驗,認為“發是血之余,一日一次梳”,對身體有益處,可防止頭發脫落,清醒頭腦,增強記憶,提神等。實踐證明,經常按摩頭部經穴,能改善頭毛囊下末梢血管血液回流,可使頭發得到滋養,頭發烏黑,防止脫落。
頭部按摩對大腦有健腦安神,聰耳明目的作用。按摩同時還改善腦部的血液回流,提高大腦的攝氧量,有益于大腦皮質的功能調節,對益智健腦,增強記憶、緩解疲勞、消除緊張、焦虎,使大腦重新獲是充足的精力和體力有益處,頭部按摩,還對防止失眠、耳鳴、耳聾、目眩等有較好的輔助治療作用.
每個人都有頭痛的經驗,有的人時常頭痛,經常服用止痛藥,或是多休息、多睡覺讓頭痛自然緩解。頭痛大部份沒有生命危險,但某些頭痛可能致命或造成身體嚴重傷害如腦中風、腦動脈瘤破裂等。藉由BH頭部穴道按摩器或簡單的DIY按摩來解除頭痛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