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骨就是運用熟練的手法,使移位的骨折端正確地復位并治療軟組織損傷的一種療術。正骨推拿可以很好的治療一些疾病,養生功效非常好。那么你知道到底什么才是正骨推拿嗎?正骨推拿的手法有哪些呢?正骨推拿的誤區又是什么?別著急,今天三九養生堂的小編就來和大家談談正骨推拿。
目錄
1、什么是正骨推拿 2、正骨推拿的手法有哪些
3、正骨推拿手法的要訣是什么 4、正骨推拿的好處
7、哪些疾病不能做正骨推拿 8、正骨推拿的誤區
什么是正骨推拿
用推拿手法治療骨折、脫肛、傷筋等病證的中醫骨傷科主要外治法。又稱正骨按摩、傷科按摩。
正骨就是運用熟練的手法,使移位的骨折端正確地復位并治療軟組織損傷的一種療術。
因此,在施行手法整復時,首先要做好骨折的檢查和診斷。在此基礎上,通過眼觀、手摸和心會才能達到手隨心轉,使骨折整復的目的。
正骨固定的目的,在于強化整復后的效果和局部的相對穩定,以加速骨折的愈合。固定的范圍要適宜。
太大,會影響傷肢活動;太小,達不到固定的目的,傷肢長期固定不動,則氣血運行受阻,易產生肌肉萎縮,關節僵硬,骨質疏松,延緩骨折愈合等不良后果。
正骨推拿的歷史
早在周代就有了專治骨折的醫生,《周禮·天官》有瘍醫專處折瘍的記載,晉代《肘后備急方》中首次介紹了用牽引等手法正復關節脫位。
唐代《備急千金要方》記載的下頜復位手法至今還用于臨床。
《理傷續斷方》中記載的揣、摸、拔伸等正骨手法和肩、髖關節脫位的復位手法,首次運用杠桿力學原理,對后世影響深遠。
宋代《圣濟總錄》進一步總結了正骨推拿和用藥封裹、膏摩等骨傷的綜合治療方法。元代豪族出現了正骨兼金鏃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