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常用的腳底按摩方法
同手一樣,足也是人身的全息縮影。足部分布著大量的神經血管,有人身“第二心臟”之稱,而足部分布的大量穴位、反射區也正被越來越多的人研究應用,足療逐漸以其綠色保健的神奇功效受到海內外人士的青睞。
1選取反射區額竇、腦垂體、心臟、腎上腺、腎、膀胱。
2按摩法可自我按摩或請家屬幫忙按摩。自我按摩取坐位,家屬按摩則可以取坐位或舒適地躺下。按摩時以拇指或其他手指的指腹或指關節,在足部對應區內均勻、有規律地按壓。先整體按摩一遍全腳底,然后按摩上述反射區。常用按摩手法有拇指指尖施壓法、食指單鉤施壓法、掌搓法、拇指搓法、揉法、食指叩法、撮指叩法、捏法、握法等。
①按摩的節奏:體質虛者,節奏要慢;體質壯實者,節奏要快。
②力度:指按摩對應區域用力的大小。通常按壓至痛和不痛之間為好。
③刺激量:是指按摩時,對足反射區的刺激程度。每次按摩時,開始要輕刺激,治療中間要重刺激,按摩結束前要用輕刺激。隨著治療的深入、病人耐受力的提高,治療的刺激量要加大。每次按摩主要足穴,每穴5分鐘左右;次穴可相對縮短時間,總時間控制在30~40分鐘;對重病患者,可減為10~20分鐘;按摩結束后,要多飲開水。
腳底按摩時不該覺疼痛
按摩師給心臟病患者做腳底按摩時得注意,不要讓病人感到疼痛,力道必須點到為止,讓病人舒服。病人喊痛,心臟負荷過大,血壓不正常,可能會有反作用。
糖尿病患者的兩腳常因病情加劇而得鋸掉,關鍵就在足部末梢神經出現問題。患上糖尿病的病人,應經常接受腳底按摩,讓血液通達末梢神經。
腎臟病人也應多做腳底按摩。如果病人的肌肉已壞死或出現潰爛現象,就不適合進行腳底按摩。
腳底按摩對慢性病人的助益大,例如經常失眠、體質虛弱者等,進行腳底按摩后,療效顯著。
不需要每天按摩
腳底按摩既然那么好,可以每天進行按摩嗎?病人(顧客)沒有必要每天來做腳底按摩,這反而會損傷肌肉。按摩一次后,肌肉得到松弛,血液得以循環,隔天還是有這方面的效用,可以隔兩天再來做。
市面上銷售的腳底按摩器種類繁多,功能在足部的穴位提供刺激,作用包括促進血液循環、舒緩關節不適、手部僵硬,促進新陳代謝。這些保健商品基本上都具有輔助作用,能達到松弛肌肉,使血液系統循環良好的療效。不過使用者必須根據體質進行腳底按摩,時間也不應太長。
結語:腳底按摩現在是非常常見的,我們不僅可以在足療店做腳底按摩,同時還可以在自家進行。腳底按摩的好處可想而知,能夠緩解疲勞,治療失眠等,但是腳底按摩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夠做的哦,希望大家能夠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