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的身體里面都有很多經絡和穴位,身體里面每個穴位都有不同的功能,拔罐每個穴位也會給你帶來很多好處。拔罐幾乎沒有副作用,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拔罐的知識,相信大家一定迫不及待的想知道了,下面看小編的具體介紹吧。
六大穴位中醫拔罐養生常用到
拔罐是中國古代流傳到現在的養生方法之一,主要是利用罐子的吸引力產生負壓的作用,吸附在人們皮膚的表面,造成局部瘀血,以達到通經活絡、消腫止痛、行氣活血、祛風散寒等作用的療法。那么對于拔罐常用到的穴位你知道哪些?
一、足三里
足三里是人體保健穴位之一,古人稱之為“長壽穴”。有關足三里的經絡理論已被大量現代研究所證實,足三里對大腦皮層功能有調節作用,對心血管功能、胃腸蠕動功能和內分明功能以及免疫系統均有良好的促進作用。經常在足三里穴拔罐,就可起到保健作用。
二、涌泉
涌泉穴是少陰經的一個穴位,它的位置在于人們腳下的掌心部位,體內的一些濕氣經常匯集在腳底下,不易排出,日積月累,阻塞經氣,或隨經氣傳至體內其它部位,造成許多疾病。涌泉穴拔罐可以排出體內的濕毒濁氣,疏通足少陰腎經之經氣。腎氣旺盛,人體精力充沛,則齒固發黑,耳聰目明,延緩衰老。
三、三陰交
三陰交為肝、腎、脾三條陰經交會之穴。肝藏血,脾統血,腎藏精,精血同源。腎為先天之本,脾為后天之本,先天之精有賴于后天的滋養,后天之精有賴于先天的促動。經常進行三陰交拔罐可調理肝、脾、腎三陰經之穴氣,使先天之精旺盛,后天之精充足,從而達到健康長壽。
四、神闕
神闕即是人體肚臍,它是人體保健及治療的重要穴位之一。胎兒通過臍帶從母體中獲取營養,所以被稱之為“生命之根蒂”。它是人體神氣出入之門戶,歸屬于任脈,為經氣之海,五臟六腑之本。經常在神闕穴拔罐可起到健脾強腎,和胃理氣,行氣利水,散結通滯,活血調經的作用。
五、背俞穴
人體五臟六腑之背俞穴均分布在足太陽膀胱經第一側線上,在此條線上拔罐,可暢通五臟六腑之經氣,調理五臟六腑生理功能,促進全身氣血運行,是保健拔罐療法的常用穴位。醫學發現在背俞穴上拔罐,可通過對脊神經根的治療,反射性地刺激中樞神經,調節神經系統的功能活動,從而增強機體的抗病能力。
六、百會
百會別名三陽五會,頭為諸陽之會,拔此穴或常按摩對腦血管病的預防和治療有明顯功效。其提升作用顯著,對臟器下垂有特效。本穴位拔罐時常需要理發,否則密封效果不好,影響療效。
百會穴位于頭部中線與兩耳尖連線交叉點。其作用是平肝熄風,清熱開竅;升陽益氣,醒腦寧神。
結語:通過上文小編寫的穴位拔罐的知識,穴位拔罐不管是對老年人有很多效果,對中年人甚至是小孩子都有很好的效果。這個冬天選擇拔罐養生絕對對你沒壞處哦,若果你身邊的小伙伴還不知道,抓緊時間告訴他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