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痛開關點按手腕
手腕橫紋往上約三指寬處,即為心痛開關,此處也是中醫所指的內關穴。若突發心絞痛,除了含服硝酸甘油外,還可以點按此處5分鐘,能夠活血通絡,起到止痛的作用。需要提醒的是,此法僅作輔助治療以及急救使用,為了以防萬一,發病時務必及時就診。
痛經開關揉捻腳背
痛經開關在腳背上,大腳趾和二腳趾之間的縫隙向上1.5厘米凹陷處。具體按摩方法如下:用左手拇指指腹揉捻右腳,以有酸脹感為宜,1分鐘后再用右手拇指指腹揉捻左腳即可。
肩痛開關提揉“肩峰”
很多人經常幫父母揉肩,但是很少有人知道揉肩止痛的標準動作是什么。揉肩除了能舒活肩部氣血,還能按壓“肩井穴”,即乳頭正上方與肩線交接、肩部高處,有助于緩解肩膀酸痛、頭重腳輕、眼睛疲勞、耳鳴、落枕等癥狀。
具體操作方法是,雙手虎口張開,四指并攏,自然地搭在被按者肩部,五指用力拿捏,如果再用空心拳捶捶后背,效果會更好。需要提醒的是,按摩不要過久、用力不要過度,尤其是血壓高或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更不可久按、重按。
13個止疼穴位一按疼痛即止疼
人只要活著,誰沒疼過?千百年來,我們的先人想出了各種方法來醫痛療傷,為后世留下了寶貴的經驗。他們發現,人體有多個穴位有著神奇的止痛作用,加以正確地按摩,能有效地緩解疼痛。
頭痛:印堂太陽
印堂穴,在前額,兩眉頭間的中點。太陽穴,在眉梢旁。頭痛的時候,用手指從印堂開始,向上沿前額發際推至太陽穴,往返3-4遍;然后用五指拿法,即用大拇指和其余四指在穴位上進行節律性地提捏,從頭頂到頸部,往返4-5次。頭被稱為“諸陽之會”,是髓海所在,只有經絡通暢,氣血供應正常,髓海才能得以滋養。按摩這兩個穴位能達到疏通經絡、調和氣血的作用,因此可以止痛。
牙痛:合谷下關
合谷位于雙手虎口的高點,下關在面部,耳朵前方,顴骨下方的凹陷處。感覺牙痛的人,可以用手指或指關節按壓臉部的對應部位,并且可以按疼痛一側的合谷、下關穴,時間約10分鐘。其道理在于,手陽明的脈絡入下排牙齒,足陽明的脈絡入上排牙齒,合谷、下關都是陽明經穴,按摩即能止痛。
胃痛:足三里
吃得不合適,或者精神壓力大了,很多人都有過胃痛的經歷。治療胃痛,需要理氣,足三里是胃經的合穴,按揉這里能疏通胃氣、和絡止痛。足三里在小腿的外側,膝蓋骨斜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