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腰背酸痛穴:委中
委中穴位于膝內窩腘窩處中點。中醫講,“腰背委中求”,長期久坐、姿勢不當造成腰背和肩膀不舒服的上班族或常感腰酸背痛的老年人,常按委中穴可以通暢腰背氣血。按揉委中穴時,力度以稍感酸痛為宜,一壓一松為1次,一般可連續按壓20次左右。值得提醒的是,腎虛引起的腰痛還是要以補腎為本。
舒筋活絡穴:陽陵泉
陽陵泉在小腿上,找它的時候要端坐不動,用手摸腿,膝關節外下方有一個突起,叫腓骨小頭,腓骨小頭前下方的凹陷就是陽陵泉的位置。平時按揉陽陵泉,再配合活動肩膀,可以緩解肩膀周圍的疼痛。此外,陽陵泉還對乳房脹痛、兩肋脹痛,肋間神經痛有緩解作用。
“全能”穴:足三里
民間一直有“常按足三里,勝吃老母雞”的說法,足三里的位置在外膝蓋窩下方3寸。中醫有“肚腹三里留”的要訣,說的是,如果我們有肚腹部的疾病,如慢性胃腸炎、慢性腹瀉、胃寒等,都可以按揉足三里。另外,足三里對高血壓、冠心病、肺心病、腦出血、動脈硬化等心腦血管疾病也有很好的預防作用。白領和亞健康人群,每天按壓足三里10分鐘,能減輕工作壓力,緩解疲勞。
滋陰養顏穴:三陰交
三陰交被稱為女人的穴位,位于小腿內側,腳踝骨的高點往上3寸處。按揉三陰交,有助于打通人體淤塞,保養子宮和卵巢,還有調月經、除斑、祛皺、祛痘,治療皮膚過敏、皮炎、濕疹的作用。從經期前三天開始,每天按揉三陰交,堅持三個月,可以緩解月經不調、痛經等問題。按揉時,將拇指直立放在穴位上,先向下按壓再揉,每次1分鐘左右,停歇后再揉。因為按揉三陰交有調暢人體氣血運轉的作用,所以不適合孕婦。
風池穴出自《靈樞·熱病》,另名熱府,屬足少陽膽經之經穴,位于人體頭部后側乳突后方凹陷中, 為風邪流注之處。古語言:“巔頂之上,唯風可到”,該穴位形象如池,是風邪易于留戀和治療風邪當取之處,故風池以此得名,為祛風要穴,有疏風解表、平肝熄風、疏散頭風、利五官七竅等功效。是治療外感風邪及內風上擾所致的頭、腦、眼、耳等疾病的常用穴。風池穴的主治功能大致有以下幾個方面
1、疏風解表
古代把城市叫城池,“城”指的是城市,而“池”指的就是護城河。風池這個穴是風邪入腦的一個屏障,要想攻下這個“城”,就必須首先破掉這個“池”,按摩 或者艾灸這個穴位的作用,就是要將 “城”護衛起來,不讓外敵入侵。有研究表明,刺激風池穴可以有效調節人體的抵抗力,從而達到疏風解表的作用,治療外感 風邪所致的感冒、發熱、鼻塞、流涕等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