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抹眼球
作用:調養心氣。
方法:臥位,閉眼,將兩手中指分別放于兩眼球上緣,兩無名指分別放在眼球下緣,然后在目內外眥之間來回揉抹20~30次,用力要輕。
(6)推脛骨
作用:和運脾胃,寧心安眠。
方法:坐位,兩手虎口分別卡在雙膝下,拇食指按壓陽陵泉(位于小腿外側,腓骨小頭前下方凹陷處)和陰陵泉(位于小腿內側,脛骨內髁下緣,當脛骨內側緣和腓腸肌之間的凹陷處)穴,然后向下用力推動,在過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側外膝眼下3寸,脛骨前嵴外側一橫指處)和三陰交(位于內踝尖直上3寸,脛骨內側緣后方凹陷處)兩穴時加力按壓,這樣一直推到踝部,反復操作10~20次。
(7)按涌泉
作用:交會陰陽,平衡氣血。
方法:涌泉穴位于足掌心,當第二跖骨間隙的中點凹陷處。按涌泉穴時取平坐位,兩側中指指腹分別按壓在兩側涌泉穴上,隨一呼一動,有節律按壓。該法操作1分鐘。
以上方法,每晚選擇1~3項,在睡前1小時內進行自我按摩,若能持之以恒,往往可免受失眠困擾。
躺下以后,還需平心靜氣,排除雜念。然后閉目,默念松靜,逐步松弛全身肌肉,使身心自然、輕松、舒適,再似有似無地意守丹田或涌泉穴,不可太用心,這樣既可催眠,又能強身健體,有望早日擺脫失眠。
按摩穴位有助于老人長壽
補肺益腎的列缺穴
兩手虎口交叉相握,這時左手食指是在右腕的背部,而食指尖下就是列缺穴。此穴位于三經交會處,因此不僅對于肺經,還對大腸經和任脈的經氣都具有調節作用。
很多時候,我們會因為偶感風寒而引起難以名狀的頭痛,這時就可以通過按揉列缺穴來疏衛解表,還可以結合熱毛巾敷額頭的方式一起進行。
列缺穴補肺益腎的功效還來源于其與任脈連接,任脈本身就是“陽脈之海”,可以補肺腎之陰虛。因此,列缺穴也沿襲了任脈的作用,對于腎陰不足引起的糖尿病、耳鳴、眼睛干澀等癥有很好的調節作用。
散熱去痛的尺澤穴
手心朝上,尺澤穴位于肘內側橫紋上偏外側一個拇指寬的凹陷處。這個穴位的主要作用是瀉熱。
因此對于肺經熱引起的咳嗽氣喘、胸部脹痛等病癥是有效的。
此外,因為尺澤穴接近肱二頭肌的肌腱,而肱二頭肌作用是屈肘,因此此穴也能夠緩解和治療肘關節的痙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