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是生活中很多人都喜歡的一種養生方式,艾灸不僅有助于保健,對于治病也是非常有好處的。小編給大家講講艾灸后的排病反應是什么、艾灸注意事項有哪些以及艾灸有什么好處。一起了解一下吧。
艾灸后的排病反應是什么
1.發熱反應
發燒反應屬于全身綜合性的劇烈反應之一。多在自身康復機能完全發揮作用后出現,表示氣血旺盛,體質增強,是機體由量變到質變的轉折點。
一般發高燒反應,體溫在39-40度,反應持續時間在一周左右,少數低燒患者,體溫在37.5度至38度之間時,反應持續十幾天甚至一至兩個月。
2.與排痰濕有關的反應
排痰濕多以咳吐,痰變多,嘔吐,痰涎或腹痛,腹瀉,泄水樣稀便,膠涼樣粘稠大便。
頭面、四肢浮腫,半側身體浮腫,乃至全身浮腫,排尿困難或小便頻數渾濁刺鼻,局部或全身冷汗、粘汗。灸感可由初的遲鈍型轉變成了敏感型。
3.與排淤血有關的反應
淤阻在體表經絡之中的淤血,以瘀斑方式排出瘀阻在胃腸則多以深褐色或醬黑色大便排出。
瘀阻于心肺則多以痰中帶血絲血塊為主外排,瘀阻于胞宮的多隨經血外排,甚至里面有組織包塊或爛肉,有痔瘡的人會暫時出現便血的現象,顏色很暗深。
4.排火熱邪毒有關的反應
排火熱邪毒多以瘡癢,癰腫,發燒,類似濕疹伴紅點奇癢,面部或身體出現丘疹或好久以前長過膿包,現在又開始了,或者大小便火燙灼熱等反應形式外排。放心,只要徹底的排出就好了。
5.與排郁氣有關的反應
郁氣的外排以煩躁易怒,看誰都不順眼,悲傷或委屈易哭等情緒變化為主,多伴有打呃逆,肛門排氣,肝膽區和反射區酸痛等反應。
特別是性格內向而又心胸狹窄的女性病人多此類反應,反應持續時間一般數小時至1-3天,少數患者可達數月之久。
6.與睡眠有關的反應
絕大多數人灸療后睡眠狀況都會發生變化,有的艾灸后先是渾身無力,嗜睡,之后連續失眠數天,一般失眠時也沒有疲乏無力,頭腦昏沉,不思飲食的感覺。有的先失眠十來天之后轉入一天到晚都想睡。
艾灸注意事項
1、艾灸前好喝一杯溫水,高于體溫。艾灸后做好補充一杯熱水60度左右,稍稍有點燙嘴的。在艾灸的時候忌諱喝冷水吃涼飯,如同給艾灸撤火。
2、如果不是風濕類疾病,寒性疾病,產后風疾病,灸后30分鐘可以著涼水,但是,原則上不要急于用冷水洗手。艾灸后如果要馬上洗手,希望用熱水,高于體溫的,50度左右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