嘗試艾灸后的各種反應
由于每人的個體差異有所不同,有的艾灸后感覺很好,基本沒有什么反應和副作用,而有的則反應明顯,且不斷有各種反應出現(xiàn)。
1、艾灸后常常會有疾病加重的反應,這是正邪交戰(zhàn)的正?,F(xiàn)象,那么病邪在體內寄居很久,他也不會輕而易舉的乖乖就范。所以這時候就免不了有反應,你用艾灸的方式激發(fā)正氣想把邪氣趕出,那么邪氣就先頑強抵抗。這時的正氣不足,而邪氣旺盛的時候,當然你會有各種不適反應出來。當你逐漸艾灸,體內慢慢累計了很多正氣的時候,這時的病邪就會逐漸地趕出體外了。
2、失眠:艾灸后常常會有失眠的癥狀,如果出現(xiàn)初次艾灸后失眠,也是一種反應,此時的失眠,多很疲乏無力,或嗜睡。但經過一段時間的艾灸后,這時如果睡眠很少,但不會出現(xiàn)疲乏無力的現(xiàn)象,反而因為艾灸,而顯得精力充沛。此時,不要因為睡眠時間的不足而煩惱,也不要刻意用安眠藥來湊夠睡眠的時間,主要看你自己的精力是否充足,灸中脘還會很快改善脾的功能。
3、艾灸的走竄現(xiàn)象,有時候我們艾灸中脘,會有肝區(qū)不適,或會有胃脘部不適,這很有可能你的肝有隱患或你的胃有疾病,艾灸就會主動幫助你去調整,這就是艾灸的通竄功能。所以說,我們的身體有一個自我調整的功能,只要你調動的好,這些都會起來工作。假如你艾灸關元穴,也許會反應出你婦科方面的隱患或前列腺方面的問題或生殖系統(tǒng)的一些疾患。人體“陰陽”的升降是有其固定的規(guī)律的,元氣逐漸充足了,“陰陽”就必定按照其規(guī)律運行,該升的就自然會升,該降的就自然會降,根本就不必用人為的方法去調動升降。
4、艾灸的上火現(xiàn)象,很多人艾灸后會出現(xiàn)口干舌燥,這也是艾灸的一種反應,這種現(xiàn)象表明陰陽正在調整,陽不勝陰,這時要多喝白開水。此時患者會覺得喉嚨異常干痛,這是病邪(寒邪)逐漸外發(fā)時的必然癥狀(病邪被驅趕到哪里,哪里就會出現(xiàn)西醫(yī)所謂的炎癥,此時許多中醫(yī)專家都會任認為灸過火了,會立即停止治療,使得功虧一簣)。
5、艾灸后身體出現(xiàn)類似過敏的現(xiàn)象,有很多人艾灸后身上出現(xiàn)很多紅疹的現(xiàn)象,此時多以為是過敏了,其實,這些表現(xiàn)出來的癥狀,都是真陽元氣驅趕寒邪外出的表現(xiàn)。也是病邪在體表的反應。如果此時停灸,病邪還會入里,侵蝕臟腑。
6、有很多人會出現(xiàn)類似抑郁癥的現(xiàn)象,這時可以找人傾訴,可以到狂野處大哭或大喊,一定要發(fā)泄出來,不要郁悶在心,免得徒增新疾。
哪些疾病不能用艾灸
灸法適應范圍廣泛,但和其他的穴位刺激療法一樣也有其禁忌。大致包括以下幾方面。
1.禁灸部位古代文獻中有不少關于禁灸穴位的記載,但各種書籍之間互有出入,頗不一致。如《針灸甲乙經》僅載禁灸穴24個穴位,《針灸集成》則達49個之多。從臨床實踐看,其中多數穴位沒有禁灸的必要。而部分在頭面部或重要臟器、大血管附近的穴位,則應盡量避免施灸或選擇適宜的灸療,特別不宜用艾炷直接灸。另外,孕婦少腹部亦禁灸。
2.禁忌病證凡高熱、大量吐血、中風閉證及肝陽頭痛等癥,一般不適宜用灸療,但并非絕對。
3.其他禁忌對于過飽、過勞、過饑、醉酒、大渴、大驚、大恐、大怒者,慎用灸療。另外,近年來還發(fā)現(xiàn)少數患者對艾葉發(fā)生過敏,此類患者可采用非艾灸療或其他穴位刺激法。
艾灸的適應癥
現(xiàn)代醫(yī)學研究表明,艾灸可以通過經絡調整人體生理功能,促進新陳代謝,增強血液循環(huán),調整內分泌,提高機體免疫力和防病能力。中醫(yī)認為其主要作用是調和陰陽,扶正祛邪,,補氣益血,溫經通絡、協(xié)調臟腑,從而達到預防早衰,防治疾病的目的。艾灸療法的適應范圍十分廣泛,可以廣泛用于內科、外科、婦科、兒科、五官科疾病,尤其對關節(jié)炎、頸椎病、高血壓、慢性胃炎、神經衰弱、乳腺炎、前列腺炎、肩周炎、盆腔炎、糖尿病等有特效。其次,艾灸具有奇特養(yǎng)生保健的作用。人們無病施灸,可以激發(fā)人體正氣,增加人體抗病能力,以抵制病邪的侵襲。《扁鵲心書》云:“人于無病時常灸,雖未得長生,亦可保百余年壽矣”。中老年人多陽氣衰退,應宜施艾灸起到補火助陽,振奮精神的作用。
結語:通上文的了解,大家知道艾灸的副作用了吧!其實大家不用擔心艾灸會給自己帶來一些不好的反應,只要操作得當,在取穴上注意準確性,就不會有副作用了。艾灸的作用有很多,大家一定要堅持艾灸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