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疼是十分常見的疾病,人的一生多多少少都有頭疼的經歷,頭疼讓身體變得很不舒服,頭疼怎么辦呢?大家應該都知道艾灸的作用有許多,艾灸也有治頭疼的作用,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用艾灸養生的方式來治療頭疼,各位大家介紹艾灸治頭疼的穴位療法。
前額疼痛:合谷+陰陵泉
前額頭疼,中醫上叫陽明頭疼,指邪氣侵犯陽明經而引起的頭痛。頭為諸陽之會,手足三陽經均上行于頭面,由于受邪的臟腑經絡不同,頭痛的部位也不相同,一般陽明頭痛,在前額部及眉棱骨等處。合谷穴合谷穴是專門治療面口疾病的穴位,所有的頭痛都可用此穴治療。它位于手陽明大腸經,治療陽明頭痛效果好。
合谷穴位在手背,第1、2掌骨間,當第二掌骨橈側的中點處。以一手的拇指指骨關節橫紋,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間的指蹼緣上,當拇指尖下是穴。陰陵泉陰陵泉雖然不屬于足陽明胃經上的穴位,但脾胃相表里,它和陽明經關系密切。從臨床的經驗來講,它對治療頭疼的效果比較好。
陰陵泉位于小腿內側,脛骨內側下緣與脛骨內側緣之間的凹陷中,在脛骨后緣與腓腸肌之間,比目魚肌起點上。
偏頭痛:外關+足臨泣
兩側頭痛中醫上叫少陽頭痛,臨床上以肝膽火熱上攻或風熱證者多見,主要表現為頭兩側連耳根、發際作痛,或偏頭痛,伴有忽冷忽熱,寒熱往來,胸脅苦滿,口苦目眩;脈弦細,舌質偏紅,苔薄黃。外關和足臨泣是對穴,有祛風活絡止痛的作用,專門治療偏頭疼的。如左邊頭疼,就灸左手外關加右腳足臨泣。如是右邊頭疼,就灸右手外關和左腳足臨泣。
外關外關是手少陽三焦經的常用腧穴之一,位于前臂背側,在前臂后區,當陽池與肘尖的連線上,腕背側遠端橫紋上2寸,尺骨與橈骨間隙中點。主治頭面五官疾患,熱病,瘰疬,脅肋痛,上肢痿痹不遂。足臨泣足臨泣為人體足少陽膽經上的主要穴道之一,主治膽經頭痛、腰痛、肌肉痙攣、眼疾、膽囊炎、中風、神經官能癥等。
后腦頭痛:后溪+束骨
后腦勺屬太陽經管轄,后腦勺痛中醫稱太陽頭痛。多在后頭部疼痛,連及頸項背部,發熱惡風寒,脈浮,多見于風寒、風熱等外感證。先把兩個后溪穴都按一下,選較痛的一邊。如果選左手后溪,腳上則選右束骨;同理,如果是選右后溪,腳上則選左束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