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試過用艾灸療法來預防或治療疾病,艾灸養生的效果也經過專家們的實驗證實了,那么今天小編就為大家詳細介紹下艾灸能為我們帶來什么好處以及艾灸養生注意事項有哪些,想利用艾灸養生的朋友要認真學習哦!
冬季養生溫經驅寒 艾灸是首選
隨著氣溫的下降,天氣越來越冷,在這個時候我們除了堅持鍛煉身體外還需要一些方法來保健身體。艾灸是一種非常適合冬季養生的方法,很多人選擇艾灸也是因為其效果顯著,艾灸能夠補陽祛寒,排除我們體內的寒氣,減少傷風感冒的發生。但是,小編要提醒大家的是,艾灸并不是所有人都適合的,還有很多注意事項需要我們學習的。
艾灸具有奇特養生保健的作用。用灸法預防疾病,在我國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黃帝內經》中有記載,“大風汗出,灸意喜穴”,說的就是一種保健灸法。中醫學認為,艾灸可疏通經絡、調和營衛達到預防早衰、防治疾病的目的。艾灸可以調整人體的陽氣,屬于溫補,在秋冬季節使用可以達到養生保健的目的。
在冬季做艾灸可以達到以下的效果
1、溫經通絡,行氣活血。傳統中醫認為,氣血通暢,才能維持人體正常生命活動。氣血有“遇溫則行,遇寒則凝”的特點,艾灸療法可以使高溫透徹身體肌骨經脈,使寒冷的氣血溫暖起來,流動更加暢快。
2、驅寒逐濕,消淤散結。艾火的純陽熱力和藥力,能夠迅速打開氣結,消散淤血。正陽氣進入體內,能夠清除濕濁之氣,散寒回陽。
3、溫中補氣,保健強身。艾灸療法歷來就被醫家公認為能激發人體免疫系統功能,促進新陳代謝。更多的人體正氣,能提高體內各組織器官的抗病能力,具有良好的補益強身的養生功效。
艾灸是非常容易操作的,需要的工具也很簡單,我們施灸時只需要一只手和一根艾條,只需要這兩樣就可以輕松施灸了。像容易體寒的女性朋友就可以試一試艾灸,艾灸可以改善女性手腳冰涼、小腹冷痛等癥狀,可以溫灸關元穴(肚臍正下方四橫指),每天兩次,每次15分鐘;用艾條懸灸或將艾絨搓成數個小圓錐狀,下面墊姜片或附子片灸都可以。
冬季艾灸補陽氣兩大養生穴關鍵
中醫養生理論認為,冬季陽氣潛藏,人體代謝緩慢,而萬病皆損于陽氣。因此冬至過后防病養生,補陽是關鍵所在。艾灸,是驅寒補陽不錯的選擇。冬季艾灸補陽,一定要灸神闕穴和關元穴。
1、艾灸神闕穴
適合的穴位是神闕穴。艾灸神闕穴,可將初生之陽堅固在體內,慢慢生發生長,為體所用。神闕穴的位置就是肚臍。肚臍位于人體“黃金分割點”上,是調整人體功能佳作用點。神闕穴是五臟六腑之本,為任脈、沖脈循行之地、元氣歸藏之根,為連接人體先天與后天之養生要穴。
2、艾灸關元穴
驅寒補陽,也可以灸一灸關元穴。關元穴位于神闕下三寸,有培元固本、補益下焦等作用,凡元氣虧損均可艾灸此穴,并有很好療效。現代研究證實,艾灸關元穴還可以調節內分泌,從而達到強身固體作用。
艾灸養生注意事項
艾灸是中醫養生保健,防治疾病的一種個重要的方法,艾灸操作簡便,有些時候我們可以自己施灸,艾灸特定的穴位可以治療很多的疾病,當然艾灸也是有很多的細節需要注意的。下面我們就為大家介紹一下艾灸的注意事項!
艾灸前
1、因為艾灸時不能吹到風,艾灸前請關小門窗,房間內不可以通風。
2、飯后不可以馬上艾灸,飯后1小時后才可以灸,因為過飽不可以艾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