灸神闕穴
神闕(肚臍)屬任脈經.又名臍中。
艾灸神闕穴,有溫補元氣,健運脾胃,固脫復蘇之功效。
現代研究發現,艾灸實驗性關節炎大白鼠的神闕穴,其炎癥區壞死程度及細胞浸潤明顯減輕,隔鹽灸正常小白鼠的神闕穴,其殺傷細胞活性,在24小時內迅速升高,72小時至120小時復原,若間日連續灸,則活性升高可維持更長的時間。
灸神闕還能治泄瀉、便血及病后大便不通。據《竇材灸法》載:“腸癖下血,久不止,此飲食冷物,損大腸氣也,灸神闕穴三百壯;虛勞人及病后大艾灸神闕穴,對泄瀉、繞臍腹痛、脫肛、中風脫證、角弓反張、產后尿潴留、慢性腹瀉、皮膚瘙癢、蕁麻疹有效好的防治作用。
灸足三里穴
足三里屬足陽明胃經。位于小腿的前外側,在犢鼻下3寸距脛骨前緣一橫指。
足三里是胃經的主要穴位,具有調理脾胃.健運脾陽,溫中散寒,補中益氣,調和氣血.宣通氣機,導氣下行,補虛強身的作用。
《甲乙經》載:“五臟六腑之脹,皆取三里,三里者,脹之要穴。”
《外臺科要》載:凡人年三十以上,若不灸三里,令人氣上眼暗,所以三里下氣也。
《醫說》羹:若要安.三里莫要干。
《針灸大成》載:中風預防灸,若有中風先兆時“便宜急企三里絕骨四處,各三壯”,“春交夏時,夏交秋時.俱宜灸.常令二足(足二里)有灸瘡為妙。
《江間式心身鍛煉法》載:“無病長壽法.每月必有十日灸足三里穴,壽至二百余歲。”
現代研究認為艾灸足三里穴.能調節高血壓病初期患者的中樞神經系統.具有降血壓的作用.能使纖維蛋白降解產物下降,可以改善血液出黏滯度.并有擴張血管,降低血液凝聚的作用,可以預防腦血管意外的發生。
艾灸足三里,還能增強消化吸收能力,改善銅、鋅代謝,減少動脈硬化和冠心病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