灸法
用艾條雀啄灸,在關元、氣海、神闕穴各灸5~10分鐘,灸至局部皮膚灼熱潮紅為度,每日或隔日灸1次。百會穴宜用隔姜、隔餅灸3~5壯,注意勿灼傷皮膚。灸百會穴時宜先剪去穴周頭發。
注意事項
1.合理的飲食
保持生活規律,調理好飲食是預防痔的重要措施,在日常飲食中應保持一定數量的“食物纖維”食品和節制刺激性強的食品。
2.良好排便習慣的建立
好的排便習慣能幫助我們減少患有痔瘡的機率,這是預防痔的發生的主要措施,而排便的佳時間在每天清晨起床后或早餐后,利用“起立反射”及“胃結腸反射”引起排便,則排便容易,此外,排便時不要看書,久蹲,同時要盡力縮短排便時間,特別是時間不能過長。
3.提肛運動
痔實質是痔靜脈瘀結的結果,改善肛門局部血液循環,對于預防和治療本病大有益,每天有意識收提肛門1~2次每次約5min,有利于預防痔的發生。
4.適當的體育鍛煉
當然加強身體鍛煉也是很重要的,研究調查從事久坐,久立工作者患有痔瘡的機率比較大,因此需要多地參加一些體育活動,如工間操,太極拳和氣功等,這可抵消體位的不利因素,對預防痔的發生和發展是有積極意義的。
5.注意肛門部清潔
每次大便后好用溫水清洗,切勿用硬紙擦拭,防止外傷,養成每次便后清洗的習慣,對預防痔的發生及發展是有意義的。
專家提醒艾灸次數不宜太頻繁
所謂艾灸,就是利用艾條、艾葉等艾灸材料通過溫熱作用來刺激人體的皮膚血管,以熱傳導的作用溫經通絡、活血,從而達到防病治病的效果。艾灸可以治療感冒,對于治療寒性疾病比較有效果,也適用于氣虛的人群。艾灸對于手術前后的身體治療有很大幫助,尤其是手術后,艾灸可以促進傷口的愈合,幫助身體康復。
艾灸雖然方便,但是操作時要小心,由于艾灸溫度很高,會燙傷皮膚,所以做艾灸時要注意艾條等艾灸材料與皮膚的距離,不能離皮膚太近。在艾灸過程中,要避免艾條等艾灸材料的灰掉到身體上燙傷皮膚,大家可以拿袋子或者盆接灰。做艾灸次數不能太頻繁,每天一到兩次為宜,時間不能過長,半個小時以內為佳,而且,艾灸需堅持,做多了效果才會明顯。另外,中醫講究的是辨證治療,艾灸也要因人而異,要根據人的身體情況和其對溫度的承受能力再對癥艾灸。
結語:有的人患有痔瘡不愿意去醫院就診,感到不好意思,這是非常錯誤的觀念。如果非常不幸患有疾病,我們應該時刻關注自己的身體,及時治療。上文詳細的為大家介紹了艾灸治療痔瘡的方法,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